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大宗商品 > 正文

何黎明:推動鋼鐵行業與現代物流業深度融合 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19-03-27 11:53:25 鋼鐵專(zhuan) 委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推動鋼鐵行業(ye) 與(yu) 現代物流業(ye) 深度融合 促進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長何黎明在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的致辭

2019年3月23日,华体会登录界面指導,华体会登录界面鋼鐵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與(yu) 上海卓鋼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西本新幹線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暨春季鋼市研討峰會(hui) ”在上海順利啟航,全國政協常委、民主建國會(hui) 中央副主席周漢民,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hui) 會(hui) 長何黎明,华体会登录界面鋼鐵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任虞鋼,南鋼集團總經理餘(yu) 長林等領導出席會(hui) 議並為(wei) 大會(hui) 致辭。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zhuan) 家共計700餘(yu) 人出席了本屆論壇。

此次峰會(hui) 以“智慧·變革·融合·破局”為(wei) 主題,力邀國家相關(guan) 部委、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zhuan) 家等共聚一堂,結合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鋼鐵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與(yu) 物流創新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行業(ye) 前沿動態等進行政策性、前瞻性的探討,把握行業(ye) 發展脈搏,尋求有效突圍之道。會(hui) 議中,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hui) 會(hui) 長何黎明在致辭中表示: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關(guan) 鍵之年。經過連續三年“去產(chan) 能”供給側(ce) 改革,我國鋼鐵行業(ye) 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隨著國內(nei) 外形勢的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國際貿易摩擦、環保限產(chan) 督查、運輸結構調整等各種因素影響,鋼鐵行業(ye) 正麵臨(lin) “後去產(chan) 能”時代的重要選擇。當前,全球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正在加緊重構,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是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重要舉(ju) 措。今天,我們(men) 在這裏召開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探討行業(ye) 改革與(yu) 創新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鋼鐵與(yu) 物流行業(ye) 合作交流、聯動融合,具有積極意義(yi) 。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ti) 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環境更加複雜嚴(yan) 峻,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我們(men) 要對未來經濟放緩趨勢、下行壓力和複雜形勢保持高度重視。2018年,我國GDP增速為(wei) 6.6%,總量突破90萬(wan) 億(yi) 元,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保持合理區間。但是,主要指標增速明顯放緩,全年以來GDP增速逐季下行。由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全年均值為(wei) 50.9%,仍處於(yu) 擴張區間,但是,下半年以來指數連續下滑,12月份已落入50%以下的收縮區間。今年1、2月份,PMI指數仍位於(yu) 50%以下,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受經濟增速放緩和需求偏弱的影響,我國物流運行呈穩中趨緩態勢。據华体会登录界面統計顯示,1-11月份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257.9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與(yu) 上年基本持平。下半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速低於(yu) 上半年,需求增長壓力加大。1-11月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為(wei) 11.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6%,增速較上年有所下滑。前三季度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4.6%,預計全年該比率與(yu) 上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上調。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中國物流景氣指數全年均值為(wei) 53.75%,較上年下降1.55個(ge) 百分點,行業(ye) 下行壓力有所增加。

從(cong) 各細分市場看,市場分化日益明顯。受房地產(chan) 和基建投資需求來動,鋼鐵物流保持穩定增長。為(wei) 提升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產(chan) 業(ye) 升級,鋼鐵業(ye) 與(yu) 物流業(ye) 深化聯動融合趨勢顯現。合作範圍從(cong) 傳(chuan) 統的倉(cang) 儲(chu) 、運輸向商品貿易、鋼材加工、供應鏈管理等領域轉變,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持續加強,成為(wei) 鋼鐵業(ye) 發展新動能。2017年,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麵部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推進供應鏈協同製造。2018年,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以及华体会登录界面等八部門聯合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共有6家鋼鐵企業(ye) 入選試點名單,取得了積極示範效應。

兩(liang) 會(hui) 前夕,國家發改委等24部委聯合下發《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意見》。以降低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物流成本為(wei) 主攻方向,從(cong) 構建高質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ti) 係、提升高質量物流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增強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完善促進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建立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配套支撐體(ti) 係、健全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保障體(ti) 係等6個(ge) 方麵,提出25條具體(ti) 舉(ju) 措,對於(yu) 推動解決(jue) 製約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水平,增強實體(ti) 經濟活力,提高社會(hui) 經濟運行效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意見》明確提出,促進現代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並將研究出台促進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物流企業(ye) 為(wei) 製造企業(ye) 量身定做物流解決(jue) 方案。同時,繼續實施服務型製造示範遴選,支持物流企業(ye) 開展服務化轉型。隨著國家重視製造業(ye) 與(yu) 現代物流業(ye) 融合發展,鋼鐵行業(ye) 與(yu) 現代物流業(ye) 合作、聯盟、聯動、融合將麵臨(lin) 重大機遇。下一步,為(wei) 深化兩(liang) 業(ye) 聯動融合,建議關(guan) 注以下幾方麵的趨勢:

一是協同化。要強化供應鏈協同製造,推動鋼鐵企業(ye) 與(yu) 物流企業(ye) 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在供應鏈環節深度融合,通過服務外包、流程再造、持續改善、重組整合等多種方式實現協同發展,穩定生產(chan) 服務供應,提升客戶響應速度,縮短生產(chan) 周期,降低供應鏈物流成本。

二是定製化。要進一步深化物流外包,引導鋼鐵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深化合作,適應生產(chan) 方式變革和環保治理趨勢,提供精益化、定製化、綠色化物流服務,依托物流服務開發產(chan) 品、貿易、金融等增值服務,從(cong) 提供產(chan) 品製造向提供產(chan) 業(ye) 服務轉變,提升製造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

三是智能化。要推進全程數字化、可視化,鼓勵鋼鐵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加大信息化投入,促進物流信息對接和係統集成,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ye) 機器人、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培育工業(ye) 互聯網,提高敏捷製造能力。

四是網絡化。要加強鋼鐵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發展鐵路為(wei) 核心的多式聯運體(ti) 係,支持鐵路專(zhuan) 用線入港、入企、入園,利用物流樞紐集聚大量資源,利用多式聯運提高運輸效率,為(wei) 鋼鐵企業(ye) 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降低鋼鐵企業(ye) 物流成本,支撐鋼鐵產(chan) 業(ye) 高質量集群發展。

五是國際化。要推動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鼓勵鋼鐵企業(ye) 深化對外投資合作,設立境外分銷和服務網絡、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cang) 等,建立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係統,建設全球化的供應鏈體(ti) 係,提高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

华体会登录界面鋼鐵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作為(wei) 华体会登录界面下屬分支機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yu) 推動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ye) 的健康發展,得到了行業(ye) 認可,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我國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ye) 仍然處於(yu) 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迎難而上,既考驗大家的戰略選擇,又需要腳踏實地地執行。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men) 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全麵延伸產(chan) 業(ye) 鏈、持續提升價(jia) 值鏈、努力打造供應鏈,推進鋼鐵行業(ye) 與(yu) 現代物流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以優(you) 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