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10 17:48:59 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物流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雙向延伸供應鏈服務,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升級
在2018(第六屆)中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峰會(hui) 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 二〇一八年八月九日 )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值此盛夏,歡迎各位嘉賓來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南昌,出席2018(第六屆)中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峰會(hui) 。在此,我謹代表主辦方华体会登录界面,對江西省商務廳、贛物聯、南昌市人民政府、市商務局、市高新區管委會(hui) 以及玉豐(feng) 實業(ye) 對本次會(hui) 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各位新老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國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大國,肉類、禽蛋、牛奶、蔬菜、水果產(chan) 等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達到13.2億(yi) 噸。
近年,我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模式呈現多樣化特點,產(chan) 地直供、農(nong) 超對接等模式相繼出現,但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作為(wei) 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仍占據主導優(you) 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數量達到4469家,市場交易額突破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根據2016年,全國億(yi) 元以上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市場交易額9165億(yi) 元及2017年的行業(ye) 增長率測算,截至2017年底,全國億(yi) 元以上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市場交易額接近9900億(yi) 。
另有數據顯示,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在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交易中的市場占有率已從(cong) 2012年的75%以上下滑至2017年的不足70%,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在轉型、升級、外遷以及農(nong) 超對接、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基地直供等渠道分流,是造成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占有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我們(men) 通過幾組數據來看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等新興(xing) 渠道的增長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農(nong) 超對接進行流通的生鮮產(chan) 品占市場生鮮產(chan) 品流通總量的比重約為(wei) 15%;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渠道占比也在逐年提升,截至2017年,我國擁有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交易市585家,其中畜牧禽類市場45家、漁產(chan) 品類市場25家;
2017年我國食材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得到迅速發展,交易額達到8000億(yi) 元。從(cong) 終端市場來看, 2017年中國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wan) 億(yi) 元,其中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1391億(yi) 元,同比增長59.7%。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模式,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產(chan) 地直供等新興(xing) 流通模式弱化了時間、空間對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的束縛,精簡了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環節,並依托互聯網平台建立起了產(chan) 、供、銷的信息鏈。
在國務院《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的政策背景下, 2017年4月,商務部等8部門出台的《關(guan) 於(yu) 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通知》,將建立健全農(nong) 業(ye) 供應鏈列為(wei) 重要任務,強調打造聯結農(nong) 戶、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企業(ye) 和最終消費者的緊密型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構建完善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相互銜接配套的綠色可追溯農(nong)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
接下來我更多結合政策要求、當前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的主要模式,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存在的鏈條長、前端采購能力弱、損耗高等問題,談一談未來多種流通模式下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發展的趨勢和建議。
一是,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向供應鏈服務延伸。
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作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正處於(yu) 由第二代向第三代批發市場過渡的階段,特別是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基本與(yu) 國際同步,並向智慧農(nong) 批轉型,構建基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的流通大數據,開展供應鏈服務。
另一方麵,作為(wei) 部分B2C電商與(yu) 商超的采購源頭,批發市場或可嚐試成為(wei) 生產(chan) 、加工、流通企業(ye) 與(yu) 電商對接融合的載體(ti) ,實現線上線下共生共享。
二是,B2B平台要通過供應鏈兩(liang) 端延伸,打造交易閉環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流通渠道,B2B模式借助互聯網實現高效鏈接,能有效消除產(chan) 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幫助農(nong) 戶、合作社、加工企業(ye) 構建覆蓋全國市場的流通渠道。
通過廣泛切入供應鏈各端,在上遊,幫助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構建鏈接農(nong) 戶、合作社、種植、養(yang) 殖基地的供應鏈體(ti) 係與(yu) 融資服務,形成深度的產(chan) 業(ye) 鏈服務;在下遊,逐步鏈接連鎖門店、餐飲等產(chan) 業(ye) 鏈下遊場景,通過一個(ge) 平台、一套倉(cang) 配體(ti) 係、幫助不同農(nong) 戶、合作社、廠家完成對不同B端用戶的快速交付。
三是通過反向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到流通整體(ti) 供應鏈的在線化。
消費互聯網的普及使得離消費者相對較近的下遊小B商家互聯網化相對容易,這種方式是通過互聯網手段,整合下遊小散需求訂單,再去集中低價(jia) 采購進而賺取差價(jia) 。但其本質還是中介,並沒有辦法跨過批發商直達產(chan) 地,也不能對生鮮品質做出有效保障。
但隨著產(chan) 業(ye) 互聯網化的加速,通過以銷定產(chan) 的反向供應鏈模式,對市場進行準確的預估,深入上遊農(nong) 產(chan) 品原產(chan) 地,指導菜農(nong) 或合作社按需生產(chan) ,從(cong) 而解決(jue) 蔬菜市場產(chan) 銷信息不對稱、生產(chan) 者賣貨難的問題,助力實現生產(chan) 到流通整體(ti) 供應鏈在線化,才能真正提高整個(ge) 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行業(ye) 的效率。
四,要穩紮穩打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和體(ti) 係建設。
通過B2C生鮮市場的紅海競爭(zheng) ,我們(men) 看到生鮮企業(ye) 要想降低損耗、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ti) 驗,必須依托可掌控的冷鏈物流體(ti) 係。從(cong) 行業(ye) 代表性企業(ye) 來看,易果、京東(dong) 、蘇寧、永輝均自建自營冷鏈物流。比如,近年永輝在生鮮冷鏈建設上逐年投入,此舉(ju) 讓損耗成本一再下降,一般生鮮公司損耗率約為(wei) 30%,而永輝的損耗率能做到4-5%。我國由於(yu) 冷鏈問題造成每年約有1200萬(wan) 噸水果和1.3億(yi) 噸蔬菜的浪費,總值高達100億(yi) 美元,可謂觸目驚心。
據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統計,2017年全國冷庫達到4775萬(wan) 噸,同比增長13.7%。冷藏車保有量達到14萬(wan) 輛,同比增長21.7%。雖然冷鏈基礎設施逐年增多,但人均水平仍與(yu) 國外差距不小。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產(chan) 地冷鏈基礎設施薄弱,田間地頭冷庫、預冷設施、冷鏈加工基地等缺失,使得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在“最先一公裏”存在斷鏈風險。可以說完善的冷鏈物流體(ti) 係是生鮮企業(ye) 之間競爭(zheng) 的護城河。
五,消費場景升級引領供應鏈增值服務水平提升。
國內(nei) 大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都缺乏產(chan) 地分級和加工,致使附加值不高,進而無法消化後續的冷鏈物流成本。2018年菜鳥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計劃在全國生鮮主產(chan) 區建設100個(ge) 原產(chan) 地倉(cang) ,把農(nong) 產(chan) 品的標準化分級、檢測、加工等能力帶到原產(chan) 地,使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可以獲得工業(ye) 級的標準化能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生鮮便利店、無人值守貨架等成為(wei) 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新的消費場景,比如蘇寧小店、京東(dong) 7-Fresh,以及每日優(you) 鮮便利購、順豐(feng) 旗下豐(feng) e足食等。在新零售的熱潮下,前端看到的是萬(wan) 店大戰,但無論是生鮮便利,還是無人貨架的本質都是更微型的“前置倉(cang) ”模式,更激烈的戰場其實是後端的供應鏈。新零售語境下的供應鏈不再隻是被動的等待前端信息的傳(chuan) 遞,而要完成商品選擇、銷售預測、自動補貨、計劃采購等多種職能。
最後一點,既是未來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的重要方向,也是作為(wei) 普通消費者對於(yu) 食品安全的期望。
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流通企業(y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電商平台等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上不同主體(ti) 的緊密合作,加強生產(chan) 、流通兩(liang) 個(ge) 環節追溯工作銜接,加快推進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設,逐步建立“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體(ti) 係。
各位嘉賓,朋友們(men) 。
本次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峰會(hui) ,吸引了全國500多名參會(hui) 者,希望大家在這梅嶺山下、滕王閣上,共同探討和破解生鮮供應鏈難題,重構原產(chan) 地生鮮經濟,強化地域品牌價(jia) 值,豐(feng) 富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用供應鏈的創新能力助力精準扶貧。通過思想的碰撞,為(wei) 未來而開拓道路。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央視報道】《政府工作報告》解讀:降低物流成本 重在提高效率 增強競爭力
- 【央視報道】《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助力外貿發展 物流業大有可為
- 關於開展物流行業與供應鏈領域企業社會責任(ESG)調查研究及優秀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3.7)
- 馬增榮:擁抱新周期,激發新動能 共繪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蔡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培育供應鏈新動能 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 崔忠付出席“星級數字化倉庫與數字供應鏈平台金融服務中國行——太原站”座談會
- 蔡進會見雲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王禮全一行
- 蔡進出席2025年首期采購供應鏈沙龍:境外采購和供應鏈出海研討會
- 胡大劍在京會見滿幫集團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徐強一行
- 2025年2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08.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