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30 10:11:05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金融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把握數字經濟新機遇 發展智慧供應鏈金融
----在2018第三屆中國物流與(yu) 供應鏈金融峰會(hui) 上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 會(hui) 長 何黎明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有賴於(yu)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製造業(ye) 的快速發展。當前,作為(wei) “世界製造中心”,我國正在從(cong) 世界供應鏈大國向供應鏈強國邁進。作為(wei) 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供應鏈金融也得到快速發展。本次大會(hui) 的主題是“賦能新金融,智贏供應鏈”。如何推進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推動我國向供應鏈強國邁進?我認為(wei) ,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供應鏈金融發展迎來政策機遇期。近年來,供應鏈金融的規範發展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今年4月,我會(hui) 與(yu) 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通知》明確提出,要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ye) 與(yu) 商業(ye) 銀行、相關(guan) 企業(ye) 等開展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為(wei) 資金進入實體(ti) 經濟提供安全通道,為(wei) 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期。
助力中小微企業(ye) 成服務創新重點。小微企業(ye) 是我國數量最多,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ye) 群體(ti) ,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吸納就業(ye) 等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微企業(ye) 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一直受到我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今年6月,在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進一步強調要緩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隨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的意見》。著力推動緩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降低企業(ye) 成本。而在“產(chan) 融結合”、“脫實向虛”的大背景下,應“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而生”的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與(yu) 主體(ti) 多元化,產(chan) 業(ye) 巨頭布局。目前,商業(ye) 銀行、行業(ye) 龍頭、供應鏈管理公司、物流公司、B2B平台、互聯網企業(ye) 、外貿綜合服務平台、金融信息服務平台、金融科技公司、信息化服務商、基礎設施服務商等都是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參與(yu) 主體(ti) 。各供應鏈金融參與(yu) 主體(ti) 根據自身優(you) 勢和行業(ye) 特性,提供量身定製的多樣化金融服務,並逐步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zhuan) 業(ye) 的方向發展。而在推進產(chan) 融結合,金融回歸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本源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產(chan) 業(ye) 巨頭紛紛布局供應鏈金融市場。不但螞蟻金融、京東(dong) 金融、百度金融、騰訊區塊鏈等互聯網巨頭介入,海爾、格力、TCL、美的、蘇寧、國美、永輝等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和流通業(ye) 龍頭均開展了基於(yu) 在線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降低企業(ye) 成本,提升實體(ti) 經濟質量。
大數據等新技術為(wei) 供應鏈金融賦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使供應鏈金融發展更加高效和安全可控。利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供應鏈金融服務者可以分析和掌握平台交易曆史和交易習(xi) 慣等信息,並對交易背後的物流信息進行跟蹤與(yu) 分析,全麵掌控客戶交易行為(wei) 並及時提供融資服務。
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的風險一直不容忽視,突出問題在信息不對稱、不透明、造假、被篡改等多個(ge) 方麵。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充分利用海量數據資源,能夠實現信息的透明化,加快推進資源和信息共享,有效降低金融風險,並且通過相關(guan) 各方經營活動中所產(chan) 生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歸集和整合,正在重構供應鏈金融的服務模式,驅動供應鏈金融不斷轉型升級。可以說,大數據與(yu) 供應鏈金融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金融時代正在到來。
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初步落地應用。今年以來,區塊鏈投資熱度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行業(ye) 和企業(ye) 涉足其中,而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投資最熱的領域之一,其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落地應用研究也得到快速推進。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時序數據、集體(ti) 維護、可編程和安全可信五大特點,既提供了可驗證和追溯的分布式係統,同時解決(jue) 了共享問題與(yu) 真實性問題,降低了企業(ye) 交易成本,使供應鏈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直觀、安全。目前,騰訊、阿裏、京東(dong) 、百度等正在將其引入到供應鏈金融業(ye) 務中,大力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加快落地。隨著區塊鏈技術與(yu) 供應鏈金融的相結合,必然會(hui) 創造出更多的業(ye) 務模式、服務場景、業(ye) 務流程和金融產(chan) 品,為(wei) 行業(ye) 發展創新帶來更多前景。
法規保障和風險防範體(ti) 係仍待完善。供應鏈金融在給各方帶來利益的同時,其存在的潛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尤其在推動智慧供應鏈金融的轉型期。從(cong) 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在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的相關(guan) 法律製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盡管國家一直在大力扶持供應鏈金融發展與(yu) 創新,但是我國現有的法律製度尚存在許多空白之處,無法跟上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速度。雖然在我國,《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的某些條款能夠做為(wei) 法律上的依據,但相關(guan) 的物權登記製度不夠健全,統一公開的物權公示性備案係統缺乏,供應鏈金融糾紛多采取法庭程序,存在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等。這些需要引起相關(guan) 政府部門的重視。另一方麵,在我國,供應商賬期被故意拉長的現象並不鮮見。而在供應鏈金融業(ye) 務中,由於(yu) 核心企業(ye) 在供應鏈中往往處於(yu) 絕對優(you) 勢,如何在製度上形成約束,讓他們(men) 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過程中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也需要政府相關(guan) 部門給予高度關(guan) 注。
現代物流業(ye) 和現代供應鏈是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為(wei) 供應鏈上的關(guan) 鍵要素,供應鏈金融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紐帶,以金融服務為(wei) 抓手,在助力我國由供應鏈大國邁向供應鏈強國進程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全產(chan) 業(ye) 鏈的轉型升級,我國供應鏈金融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8點
- 2025年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2.6點,環比上漲1.3%
- 馬增榮會見上海光明領鮮物流總經理董國銀、開利運輸冷凍(中國)總經理高戈一行
- 馬增榮會見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一行
- 2025年2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顯示: 節後需求有序恢複 市場保持較高預期
- 2025年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49.3%
- 华体会登录界面開展新時代行業協會工作“三新”學習
- 央視報道丨2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 崔忠付出席“數字化倉庫物聯網裝備規範管理”座談會
- 圖解2月倉儲指數——需求保持增長 行業運行向好
- 2025年2月中國倉儲指數為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