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2017年物流運行情況分析

發布時間:2018-02-13 09:28:04 科技信息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2017年我國物流運行總體(ti) 向好。運行數據顯示,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持續下降。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長穩中有升,需求結構優(you) 化。物流運行環境進一步改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產(chan) 業(ye) 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一、物流運行質量提升,“降成本”取得成效
    物流領域“降成本”取得實效。隨著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為(wei) 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國務院連續兩(liang) 年出台推進物流業(ye) 降本增效的文件,物流領域“降成本”取得成效。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4.6%,比上年下降0.3個(ge) 百分點。即每萬(wan) 元GDP所消耗的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為(wei) 1460元,比上年下降2.0%,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進入連續回落階段。


圖 1 2008-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單位:%)

從(cong) 構成看,物流降本增效、貨暢其流取得初步成效,物流各環節的協同性不斷增強。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中,運輸費用6.6萬(wan) 億(yi) 元,占54.7%,同比提高0.9個(ge) 百分點;保管費用3.9萬(wan) 億(yi) 元,占32.4%,下降0.8個(ge) 百分點;管理費用1.6萬(wan) 億(yi) 元,占12.9%,下降0.1個(ge) 百分點。從(cong) 變化情況看,運輸環節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中的比重持續提高,保管環節則連續下降,表明當前物流流轉速度提升,庫存、資金占用時間及成本有所下降。


圖 2 2008-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構成情況

運輸物流效率穩中有升。一是運輸物流協調性增強。2017年,各種運輸方式互聯互通取得進展,運輸費用占GDP的比率為(wei) 7.99%,比上年下降0.02個(ge) 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持續高位運行,航空貨郵運量增速提高,水運及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平穩增長,多式聯運、甩掛運輸、江海直達運輸等加快發展,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增長超過10%,裝卸搬運費用占比連續兩(liang) 年小幅回落,比上年下降0.1個(ge) 百分點。


圖 3 2016-2017年運輸費用構成情況

二是運輸物流時效持續提升。簡政放權、信息化應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等多舉(ju) 措帶動下,運輸環節時效持續提升。特別是電商物流等重點領域持續高效運行,2017年物流時效指數平均為(wei) 121.2點,比上年提高6.4點。


圖 4 2016-2017年電商物流時效指數走勢 

庫存周轉效率保持較高水平。在去產(chan) 能的大背景下,社會(hui) 庫存整體(ti) 保持較低水平,庫存周轉效率保持高位。2017年中國倉(cang) 儲(chu) 指數中的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平均為(wei) 52.1點,全年均處在擴張區間,表明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周轉效率持續保持較快增長。 


圖 5 2016-2017年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走勢

二、物流需求穩中向好,結構進一步改善
物流需求穩中向好。2017年,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252.8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


圖 6 2010-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及可比增長

分季度看,一季度56.7萬(wan) 億(yi) 元,增長7.1%,提高1.1個(ge) 百分點;上半年118.9萬(wan) 億(yi) 元,增長7.1%,提高0.9個(ge) 百分點;前三季度184.8萬(wan) 億(yi) 元,增長6.9%,提高0.8個(ge) 百分點;全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圖 7 2016-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及增長情況

物流需求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一是物流需求新舊動能的轉換加快。從(cong) 不同產(chan) 業(ye) 來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趨勢,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從(cong) 結構看,1-12月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PMI指數均值水平達53%以上,消費品行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均值接近53%,較去年同期均有提升;同時,基礎原材料等高耗能行業(ye) 均值仍在50%以下,物流需求低於(yu) 工業(ye) 平均水平。
    二是消費與(yu) 民生領域物流需求成為(wei) 物流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從(cong) 結構看,消費與(yu) 民生領域高速增長對物流需求的貢獻率持續提高。全年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29.9%,高於(yu) 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長23.2個(ge) 百分點,成為(wei) 物流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圖 8 2017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及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可比增長情況

其中,網絡消費驅動的物流需求在上年高增速的基礎上繼續快速增長,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規模超過5萬(wan) 億(yi) 元,增長28%,帶動快遞及電商物流需求高速增長。
2017年電商物流行業(ye) 整體(ti) 向好,總業(ye) 務量指數平均達到143.4點,反映出全年電商物流業(ye) 務量同比增速超過40%,以2015年1月為(wei) 基期的定比來看,2017年總業(ye) 務量指數達到354.1點,出3年間電商業(ye) 務量達到基期的3.5倍以上。


圖 9 2016-2017年電商物流物業(ye) 量指數

三是進口物流需求形勢較好。在全球經濟溫和複蘇,內(nei) 需穩中向好,徹底扭轉了2016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局麵。全球製造業(ye) PMI均值達到54.7%的較高水平。在內(nei) 外需求總體(ti) 向好的帶動下,進口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增長8.7%,比上年提高1.6個(ge) 百分點。 


圖 10 2016-2017年進口物流量及增長情況

三、物流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態勢明顯
    一是物流專(zhuan) 業(ye) 化提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物流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持續提升,物流市場規模加速擴張。全年物流業(ye) 總收入為(wei) 8.8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1.5%,增速提高6.9個(ge) 百分點。從(cong) 細分市場來看,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相關(guan) 的物流細分行業(ye) 增勢良好,冷鏈市場規模預計仍將超過20%,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收入比上年增長24.7%,增速均高於(yu) 物流業(ye) 平均水平。


圖 11 2008-2017年物流業(ye) 總收入及增長情況

二是物流業(ye) 景氣狀況良好,企業(ye) 經營狀況改善。物流企業(ye) 業(ye) 務需求旺盛,運營效率穩中提升,物流業(ye) 整體(ti) 呈現活躍態勢,物流業(ye) 景氣狀況處於(yu) 近年來較高水平。2017年中國物流景氣指數平均為(wei) 55.3%,比2016年均值高出0.1個(ge) 百分點, 11月回升至58.6%,為(wei) 今年以來最高水平,12月份為(wei) 56.6%,指數有所回落但仍處於(yu) 55%的高景氣區間。


圖 12 2016-2017年物流業(ye) 景氣指數走勢

隨著物流市場需求和物流設備利用不斷改善,企業(ye) 效益穩中有升。2017年物流業(ye) 景氣指數中反映企業(ye) 效益的主營業(ye) 務利潤指數平均為(wei) 51.6%,同比提高1.7個(ge) 百分點。其中,中國倉(cang) 儲(chu) 指數業(ye) 務利潤指數平均水平為(wei) 51.6%,較2016年同期回升3.5個(ge) 百分點,顯示在物流需求的回升的同時,企業(ye) 效益趨於(yu) 改善。

四、物流供需平衡性增強,價(jia) 格回升
    物流市場價(jia) 格穩中有升。2017年,一方麵,受到經濟整體(ti) 回暖、大宗產(chan) 品價(jia) 格回升等因素影響,相關(guan) 物流需求增勢良好;另一方麵,在相關(guan) 政策及企業(ye) 轉型升級等多方因素推動下,公路和水運等領域淘汰過剩運能、更新升級運力的步伐不斷加快。綜合來看,物流市場供需增長更趨平衡,服務價(jia) 格水平穩中有升。
    一是公路物流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較上年略有回升。2017年,公路物流市場需求增勢穩定,運力更新升級不斷加快,價(jia) 格總體(ti) 小幅回升。中國公路物流價(jia) 格指數年平均為(wei) 106.5點,比2016年均值回升3%。其中上半年指數延續了2016年三、四季度衝(chong) 高後的回升走勢,下半年則有所趨緩。
    從(cong) 分車型指數看,其中,以大宗商品及區域間運輸為(wei) 主的整車指數全年平均為(wei) 103.4點,比上年回升7.7%。零擔指數年內(nei) 總體(ti) 呈回落走勢。其中,零擔輕貨指數平均為(wei) 117.2點,比上年回升0.26%;零擔重貨指數平均為(wei) 105.7點,比上年回落6.0%。


圖 13 2016-2017年中國公路物流價(jia) 格指數走勢

二是水運價(jia) 格連續上漲,顯著回升。2017年,海運運力供給過剩情況有所改善,大宗商品需求的不斷上升,市場運行態勢良好,價(jia) 格顯著回升。其中,上半年價(jia) 格震蕩波動,進入下半年則顯著回升,價(jia) 格指數連續5個(ge) 月上漲,回升幅度不斷擴大,12月中國沿海散貨運價(jia) 指數升至1500.83點,為(wei) 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全年平均為(wei) 1148點,比2016年回升25.1%。


圖 14 2016-2017年中國沿海散貨運價(jia) 指數走勢

五、物流基礎設施完善,短板得到補強
    物流相關(guan) 固定資產(chan)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物流相關(guan)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結構質量不斷提升,圍繞促轉型、補短板等方麵有效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完成投資6.1萬(wan) 億(yi) 元,增長14.8%,增速比上年提高5.3個(ge) 百分點,全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
    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一是物流運輸設施網持續優(you) 化。2017年鐵路營業(ye) 裏程五年增長2.7萬(wan) 公裏,公路總裏程五年增長約53.4萬(wan) 公裏,內(nei) 河航道條件持續改善,通江達海幹支銜接的航道網絡進一步完善,民航運輸機場達229個(ge) 。各種運輸方式一體(ti) 化銜接協同性改善,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係統建設積極推進。二是物流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補強。從(cong) 重點區域看,中西部鐵路建設有所加快,鄭萬(wan) 、銀西、杭溫鐵路等建設穩步推進;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20萬(wan) 公裏。從(cong) 重點領域看,冷鏈物流發展迅速,全國冷庫總容量預計達到4775萬(wan) 噸,折合11937萬(wan) 立方米,同比增長13.7%;全國冷藏車總量預計達到13.4萬(wan) 量,全年增加1.9萬(wan) 輛。
    六、物流運行環境進一步改善
    一是物流政策環境持續改善。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73號),提出27條具體(ti) 政策措施。國辦《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對發展現代供應鏈做出總體(ti) 部署。國家發改委等20個(ge) 部門簽署對嚴(yan) 重違法失信主體(ti) 聯合懲戒備忘錄,首批270家“黑名單”公布。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開展服務型製造試點,提升工業(ye) 物流發展水平。國家稅務總局、交通運輸部連續發文,破解道路運輸企業(ye) “營改增”後稅負增加問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11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推動物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的指導意見》,擴大高質量物流服務供給等。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製約行業(ye) 發展的製度環境逐步好轉。
    二是物流資金環境良好。從(cong) 宏觀看,2017年金融領域去杠杆進一步深化,實體(ti) 經濟融資規模保持平穩增長,物流產(chan) 業(ye) 所處的資金環境良好。
    物流業(ye) 景氣中反映運作效率的資金利用率指數2017年平均為(wei) 53.6%,比2016年提高2.3個(ge) 百分點;1-11月重點調查物流企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50.8%,比上年下降1.4個(ge) 百分點;流動資產(chan) 周轉率2.8,比上年提高0.5個(ge) 百分點。綜合來看,物流領域資金環境進一步改善,企業(ye) 資金流動性增強,融資壓力有所緩解,償(chang) 債(zhai) 能力有所提高,企業(ye) 經營發展態勢良好。


 
圖 15 2016-2017年物流企業(ye) 資產(chan) 相關(guan) 指標對比(單位:%)

總的來看,2017年物流運行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物流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政策環境持續改善,為(wei) 2018年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奠定較好基礎。
    2018年,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仍將進一步深化,去產(chan) 能、去杠杆和降成本效果有望持續顯現,優(you) 質增量供給將逐步提升。預計2018年社會(hui) 物流運行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進,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速在6.5%左右,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則延續穩步回落的走勢。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