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7-31 16:55:35 網絡事業(ye) 部

共享經濟為(wei) 中國物流發展注入新活力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崔忠付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共享經濟迅速崛起。全球谘詢公司羅蘭(lan) 貝格測算,2018年全球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200億(yi) 美元。其中,中國共享經濟有望達到2300億(yi) 美元,全球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wei) 領軍(jun) 力量。僅(jin) 在公共出行領域,中國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市場,這表明共享經濟在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全球影響力。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共享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從(cong) 最初的汽車、房屋共享發展到金融、餐飲、空間、物流、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多個(ge) 領域,並向農(nong) 業(ye) 、能源、生產(chan) 甚至城市建設擴張。可以說,共享經濟由類似車輛、房屋、個(ge) 人物品等這類私人資源的再利用,發展為(wei) 公共資源,或者叫社會(hui) 資源的深度開發,這種變化給共享經濟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wei) ,共享經濟在物流領域的拓展,大概包含了這樣三個(ge) 層次。
一是物流資源的共享,這包括車輛運力、貨源信息、倉(cang) 儲(chu) 空間、勞動者時間等方向。從(cong) 2012年開始,受優(you) 步、滴滴出行模式的啟發,物流行業(ye) 率先出現了基於(yu) 車貨匹配的共享物流熱潮。通過共享卡車資源,實現貨運卡車與(yu) 貨運需求的共享匹配,提高卡車運輸的最優(you) 裝載率,降低卡車回程空返率,從(cong) 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特別是在風險投資和社會(hui) 資金的熱捧之下,基於(yu) 車貨匹配的物流平台迅速發展,僅(jin) 在公路貨運行業(ye) ,此類平台一度達到200多家。但僅(jin) 僅(jin) 兩(liang) 三年的時間,行業(ye) 洗牌加劇,大浪淘沙後,所剩平台企業(ye) 如今不過數十家,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此外,還有一些服務盈餘(yu) 或者時間盈餘(yu) 的共享。我們(men) 看到,物流眾(zhong) 包模式通過互聯網平台,使閑散勞動者在更大範圍和空間裏調配起來,為(wei) 同城物流提供個(ge) 性化的配送服務。移動互聯網的興(xing) 起使得閑置的人力資源得以共享這樣的商業(ye) 模式快速成為(wei) 一個(ge) 現實的存在。在時間和人力資源盈餘(yu) 的背後,倉(cang) 儲(chu) 空間的盈餘(yu) 共享平台也隨之出現。一些閑置的倉(cang) 儲(chu) 資源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這樣一些空閑的倉(cang) 儲(chu) 資源和需求方進行配對,促成供需雙方的交易,實現倉(cang) 儲(chu) 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整個(ge) 行業(ye) 的倉(cang) 儲(chu) 資源也得到了優(you) 化配置。
二是物流基礎設施的共享,這比單個(ge) 物流資源的共享具有更加豐(feng) 富的含義(yi) 。物流園區作為(wei) 重要的物流基礎設施,將個(ge) 體(ti) 勞動者、貨主企業(ye) 、物流企業(ye) 、政府辦事機構、配套企業(ye) 等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物流生態圈,也產(chan) 生了協同效應。上海天地匯在經營物流園區時充分發揮共享思維,將車企、金融企業(ye) 、油品提供商、輪胎服務商、ETC等等各種類型的企業(ye) 聚集在一個(ge) 平台上,為(wei) 園區內(nei) 的入駐企業(ye) 提供一站式物流管家服務,構建起和諧共贏的生態圈。未來,物流與(yu) 不同產(chan) 業(ye) 間的融合,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將成為(wei) 一個(ge) 非常重要的領域和方向。
三是使用權與(yu) 所有權分離,企業(ye) 分工走向協同共享。無論是單個(ge) 物流資源的共享,還是物流基礎設施的集聚協同,共享思維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打破了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所有權的觀念,分享使用權的理念打破了傳(chuan) 統邊界,深化了企業(ye) 分工,實現了存量資源的社會(hui) 化轉變和閑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傳(chuan) 統的物流體(ti) 係是以企業(ye) 為(wei) 單元,車輛、人員、倉(cang) 配、服務設施都是由一個(ge) 企業(ye) 自成一體(ti) ,從(cong) 上到下垂直貫穿;而共享經濟更依賴平台協同,社會(hui) 分工從(cong) 而由垂直走向橫向。橫向分工使得每個(ge) 物流主體(ti) 的角色定位發生變化。以物流基礎設施為(wei) 例,物流園區的產(chan) 權所有者將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引入專(zhuan) 業(ye) 運營團隊,讓園區資源和土地資源高頻次、高效的利用起來,使園區發揮更大的價(jia) 值和效用,這正是共享經濟在物流領域中更深層次的實踐。縱觀新經濟時代下產(chan) 生的那些新興(xing) 公司,我們(men) 會(hui) 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都是輕資產(chan) 的運營模式,他們(men) 並不真正擁有這些土地、房產(chan) 、設備,但是他們(men) 可以把這些設備、房產(chan) 、資產(chan) 利用起來,產(chan) 生更大的價(jia) 值和效用。而這正是共享經濟的核心。
7月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持續為(wei) 企業(ye) 減負,助力經濟升級。會(hui) 議認為(wei) ,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ju) 措,有利於(yu) 促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擴大就業(ye) 和發展現代服務業(ye) ,特別提出了積極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等新業(ye) 態。作為(wei) 天生具備“共享”因子的物流行業(ye) ,共享經濟正在改變著行業(ye) 的未來。但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注意到,共享經濟在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值得我們(men) 關(guan) 注並研究。
一是對監管提出挑戰。現有的經濟社會(hui) 管理注重自上而下的層級管理、屬地管理和行業(ye) 管理,與(yu) 共享經濟的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ye) 等發展實踐的現實需求不匹配。跨界融合的特點使得對於(yu) 平台的性質認定、行業(ye) 歸類、勞資關(guan) 係、稅收征繳等均問題均無法明確規定,導致大量的共享經濟活動處於(yu) 監管的灰色地帶。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於(yu) 7月6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以及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yu) 的分享經濟多方協同治理機製。
二是法律保障滯後。物流領域的共享經濟商業(ye) 模式還處於(yu) 探索中,產(chan) 品和服務的標準化、安全性、質量保障等方麵也存在著不足。分享經濟還需要在試錯中走向成熟。在這一過程中,就缺乏完善的法律體(ti) 係來支援和規範行業(ye) 發展,尤其是如何界定平台企業(ye) 、資源提供者和使用者的權利、責任及義(yi) 務存在著很大的認識上的不統一。我認為(wei) ,對於(yu) 平台企業(ye) 而言,應堅持底線思維,應該保持足夠的敬畏感,堅持以“用戶為(wei) 中心”,追求用戶體(ti) 驗最優(you) 化,依靠價(jia) 值創造來獲取可持續發展能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關於開展物流行業與供應鏈領域企業社會責任(ESG)調查研究及優秀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3.7)
- 馬增榮:擁抱新周期,激發新動能 共繪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蔡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培育供應鏈新動能 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 崔忠付出席“星級數字化倉庫與數字供應鏈平台金融服務中國行——太原站”座談會
- 蔡進會見雲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王禮全一行
- 蔡進出席2025年首期采購供應鏈沙龍:境外采購和供應鏈出海研討會
- 胡大劍在京會見滿幫集團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徐強一行
- 2025年2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08.9點
- 指數持平,全球經濟穩定恢複 —2025年2月份CFLP-GPMI分析
- 2025年2月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