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18 11:22:42 科技信息部

擁抱“互聯網+物流” 打造行業(ye) 發展新動力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長 何黎明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由我會(hui) 主辦的“互聯網+物流”論壇首次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召開。首先,我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對參加本次論壇的各位代表、中外嘉賓、企業(ye) 家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當前,互聯網經濟深刻影響著我們(men) 的生活和工作。以“互聯網+”為(wei) 驅動的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成為(w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阿裏巴巴、京東(dong) 商城、滴滴出行等消費互聯網模式取得可喜成就,引領世界互聯網經濟發展大潮。“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大力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積極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hui) 融合發展。互聯網和製造業(ye) 、商貿業(ye) 、物流業(ye) 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成為(wei) 下一階段互聯網經濟成功的關(guan) 鍵,也是創新驅動社會(hui) 進步和經濟轉型的生機所在,為(wei) 下一步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中,提出了“互聯網+高效物流”等11項重點行動。今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從(cong) 國家層麵部署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國家發改委隨後印發《“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提出構建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ti) 係,提升倉(cang) 儲(chu) 配送智能化水平,發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營造開放共贏的物流發展環境等四項主要任務。從(cong) 產(chan) 業(ye) 層麵,物流業(ye) 作為(wei) 支撐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正利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借力“互聯網+”,深化產(chan) 業(ye) 融合,煥發出蓬勃生機。這為(wei) 新常態下產(chan) 業(ye) 創新驅動提供了新動力,也為(wei) 企業(ye) 轉型升級開辟了新道路。今天,我們(men) 在美麗(li) 的烏(wu) 鎮相聚,共同探討互聯網+物流新思路,這對於(yu) 落實“互聯網+高效物流”要求,踐行國家“互聯網+”戰略具有積極意義(yi) 。
“互聯網+物流”戰略的推出,順應了我國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總體(ti) 要求。當前,我國物流業(ye) 正處於(yu) 關(guan) 鍵的戰略轉型期。從(cong) 市場規模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為(wei) 167.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1%,比“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速下滑2.6個(ge) 百分點。物流業(ye) 增速持續放緩,正在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階段。
從(cong) 運行效率看,前三季度,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wei) 14.5%,比2011年的17.8%下降了3.3個(ge) 百分點。這既有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因素,也有行業(ye) 提質增效的因素。物流業(ye) 效率持續改善,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從(cong) 需求結構看,與(yu) 居民生活相關(guan) 的物流需求保持了較快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保持同比44.4%的高速增長。工業(ye) 物流需求總體(ti) 較為(wei) 平穩。隨著製造業(ye) 2025戰略的提出,服務型製造的興(xing) 起,工業(ye) 物流逐步向高端物流轉型。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ye) 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物流需求同比分別增長9.1%和10.6%。消費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正在成為(wei) 物流需求發展方向。
從(cong) 供給能力看,隨著物流基礎設施對產(chan) 業(ye) 的“硬約束”得到緩減,勞動力、土地、資本等供給約束越來越明顯,資源環境負擔進一步加重,傳(chuan) 統的成本價(jia) 格優(you) 勢正在削弱。同時,我們(men) 也看到,近年來,物流領域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蓬勃發展,模式轉換、方式變革、創新驅動不斷湧現,正在成為(wei) 物流業(ye) 轉型升級,物流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改革的動力來源。
總體(ti) 來看,我國物流業(ye) 正處於(yu) 增速放緩、效率提升、需求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戰略轉型期。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互聯網不僅(jin) 作為(wei) 一種技術手段,更作為(wei) 一種思維方式,深刻影響著物流行業(ye) 。物流業(ye) 與(yu) 互聯網深化融合,“互聯網+物流”開始起步,開辟了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路徑。
“互聯網+物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通過互聯網與(yu) 物流業(ye) 深度融合,重塑產(chan) 業(ye) 發展新關(guan) 係,再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新結構,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新生態,從(cong) 而實現物流業(ye) 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當前,我國“互聯網+物流”仍處於(yu) 發展的起步階段,在一些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引領物流領域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道路。
一是互聯網+高效運輸。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市場不集中、信息不對稱的貨運市場潛力巨大,也最先擁抱互聯網。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催生了一批像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貨運經紀、互聯網+甩掛運輸、互聯網+合同物流等的“互聯網+”創新模式,湧現了一批像運滿滿、貨車幫、卡行天下、天地匯等的“互聯網+”代表企業(ye) 。“互聯網+高效運輸”通過搭建互聯網平台,實現貨運供需信息的在線對接和實時共享,將分散的貨運市場有效整合起來,改進了運輸的組織方式,提升了運輸的運作效率。近年來,單純的車貨匹配模式逐步向無車承運人模式轉型,數據在線化、運力社會(hui) 化、資源平台化正在助推產(chan) 業(ye) 新變革。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無車承運人試點政策正式出台,為(wei) 行業(ye) 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互聯網+智能倉(cang) 儲(chu) 。“互聯網+”對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設施的轉型指明了方向,智能倉(cang) 儲(chu) 在快遞、電商、冷鏈、醫藥等細分領域快速發展。如,京東(dong) 商城、菜鳥網絡、順豐(feng) 速運、九州通等企業(ye) 積極開發全自動倉(cang) 儲(chu) 係統,設計智能倉(cang) 儲(chu) 機器人,完成貨物的上架、 揀選、打包、貼標簽等操作,大幅提高倉(cang) 儲(chu) 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隨著“互聯網+”理念的引入,現代化、信息化倉(cang) 儲(chu) 設施的投入,通過倉(cang) 儲(chu) 信息的集成、挖掘、跟蹤與(yu) 共享,有效實現取貨自動化、進出貨無縫化和訂單處理準確化,現代倉(cang) 儲(chu) 管理將更加精準、高效、智能,帶動行業(ye) 高端化轉型升級。
三是互聯網+便捷配送。“最後一公裏”是製約消費市場的重要瓶頸,也是行業(ye) “互聯網+”改造的廣闊藍海。借助互聯網平台,搭建城市配送運力池,開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智能配送等先進模式,能有效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的痛點。如,日日順、速派得、雲(yun) 鳥配送等關(guan) 注末端配送的平台型企業(ye) ,不斷探索便捷配送的新模式。隨著末端配送的智能化改造,菜鳥、京東(dong) 、順豐(feng) 等快遞物流企業(ye) 積極布局智能自提櫃市場,實現係統的互聯共享。此外,隨著本地生活服務的需要,共享經濟模式在末端配送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美團、百度、餓了麽(me) 推出了即時配送模式,也是互聯網+便捷配送的新亮點。
四是互聯網+智慧物流。當前,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移動信息服務和位置服務等一批新興(xing) 技術在物流行業(ye) 應用效果明顯。據2015年华体会登录界面流信息化監測顯示, 88.9%的物流企業(ye) 實現了對自有車輛的追蹤,89%的企業(ye) 實現了全程透明可視化。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將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作為(wei) 企業(ye) 投入重點。例如,菜鳥網絡陸續推出物流預警雷達、大數據分單路由、電子麵單、四級地址庫等數據基礎服務,利用智慧物流大數據分析,促進快遞市場的組織優(you) 化和效率提升,引領智慧物流發展趨勢。
五是互聯網+供應鏈一體(ti) 化。物流是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銜接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供應鏈一體(ti) 化的重要紐帶。一批行業(ye) 代表企業(ye) ,如招商局物流、怡亞(ya) 通、安吉物流等,借助自身資源和信息優(you) 勢,向供應鏈上下遊延伸,通過數據協同實現更大範圍的供應鏈協同,重構供應鏈協作關(guan) 係。
當前,物流企業(ye) 實現互聯網轉型有五大戰略選擇。一是在線連接戰略,借助互聯網手段,實現物流在線化和業(ye) 務數據化,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中不同實體(ti) 、個(ge) 人、設備等基本要素的透明連接和關(guan) 係重塑創造條件。二是聯動融合戰略,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改造、優(you) 化、提升傳(chuan) 統物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分工,再造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產(chan) 業(ye) 的互聯網化。三是平台轉型戰略。通過搭建去中心化、去邊界化、去中介化的互聯網平台,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條,推進市場集中,助推產(chan) 業(ye) 變革。四是智慧賦能戰略,通過對物流賦能,真正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合一,打通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瓶頸約束,提升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智能化水平。五是開放共享戰略,即打破企業(ye) 間、業(ye) 務間、部門間壁壘,搭建合作共享、協作共贏的開放平台,重構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
總體(ti) 來看,我國“互聯網+物流”仍處於(yu) 起步階段,麵臨(lin) 一係列現實障礙。如,互聯網基礎設施投入和布局不足,關(guan) 鍵技術及設施設備研發投入不夠,傳(chuan) 統監管模式和體(ti) 製機製製約,信息化複合型人才嚴(yan) 重匱乏,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問題亟待解決(jue) 等。此外,“互聯網+物流”的最大價(jia) 值是改造傳(chuan) 統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互聯網化。當前,傳(chuan) 統物流產(chan) 業(ye) 向互聯網轉型仍麵臨(lin) 方向不清晰、路徑不明確、能力不具備等關(guan) 鍵問題,這對物流業(ye) 與(yu) 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艱巨挑戰。這些問題需要相關(guan) 政府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和企業(ye) 主體(ti) 予以重視,通力合作加以解決(jue) 。
各位來賓,“十三五”時期,我國仍處於(yu) 重要的戰略轉型期,“互聯網+物流”將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新動力。物流業(ye) 要把握時代機遇,以轉換思維方式為(wei) 起點,以加強互聯共享為(wei) 條件,以推進深度融合為(wei) 著眼點,以優(you) 化政策環境為(wei) 保障,積極創建開放、共享、協作、共贏的現代物流生態體(ti) 係,推動新時期物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下麵,我主要提幾點建議:
一是轉換思維方式。要參照互聯網去中心化、分布式、自組織特點,重新思考自身商業(ye) 模式、組織方式、客戶關(guan) 係,創新企業(ye) 觀念,推動企業(ye) 管理方式、組織結構調整,重構企業(ye) 組織體(ti) 係和業(ye) 務流程,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讓“互聯網+物流”回歸價(jia) 值創造的商業(ye) 本質。
二是加強互聯共享。要加大互聯網相關(guan) 基礎設施投入,特別要重視物聯網和大數據建設,全麵實現物流在線化和業(ye) 務數據化,充分釋放信息和數據潛能,加強動態感知和實時響應,打破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象,在企業(ye) 和客戶間構建新型商業(ye) 關(guan) 係。
三是推進深度融合。要推動互聯網與(yu) 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相融合,利用互聯網再造流程、管理和模式,提升企業(ye) 運作效率,延伸產(chan) 業(ye) 鏈服務能力,形成企業(ye) 創新力和生產(chan) 力。與(yu) 新進入市場的企業(ye) 相比,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已經形成了自身核心競爭(zheng) 力,如何深化與(yu) 互聯網的融合,提升和再造核心競爭(zheng) 力是企業(ye) 麵臨(lin) 的重大機遇。
四是優(you) 化政策環境。短期來看,要加強對“無車承運人”試點政策的配套保障,逐步解決(jue) 個(ge) 體(ti) 司機異地開票和增加進項抵扣問題。長期來看,要順應行業(ye) 發展趨勢,適時調整行業(ye) 監管方式,提升行業(ye) 治理水平。要加快政府信息公開,推進互聯網+政務,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在這方麵,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了大量工作。
五是創建生態體(ti) 係。要平衡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各利益相關(guan) 方的訴求,合理選擇合作夥(huo) 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分工協作,強化產(chan) 業(ye) 鏈集約整合,建設開放、共享、協作、共贏的現代物流生態體(ti) 係。
各位來賓,順應國家“互聯網+”戰略部署,互聯網與(yu) 物流業(ye) 深度融合大勢不可擋。本次論壇以“互聯網+物流創新與(yu) 實踐——實現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為(wei) 主題,邀請了10位“互聯網+物流”方麵的代表企業(ye) 、知名學者和專(zhuan) 家,與(yu) 大家分享和交流“互聯網+物流”的創新模式、管理經驗和科技成果,具有良好的示範效應和引領作用。
华体会登录界面長期以來關(guan) 注“互聯網+物流”發展。今後,我們(men) 將配合政府有關(guan) 部門,聯係廣大會(hui) 員企業(ye) ,完善行業(ye) 基礎工作,做好相關(guan) 訴求反映、人才培養(yang) 、標準製定、技術應用和模式推廣,打造行業(ye) 發展新動力,引領我國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為(wei) 構建造福人類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貢獻一份力量。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蔡進會見河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喬曉林一行
- 關於發布第九批供應鏈服務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九批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發布第十批網絡貨運平台A級企業名單的通告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電子產業物流發展大會的通知
- 2025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8點
- 2025年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2.6點,環比上漲1.3%
- 馬增榮會見上海光明領鮮物流總經理董國銀、開利運輸冷凍(中國)總經理高戈一行
- 馬增榮會見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