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物流信息化 > 正文

何黎明:“十三五”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六大戰略重點

發布時間:2016-06-17 15:15:19 現代物流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物流業(ye) 發展麵臨(lin) 一係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重要時點,华体会登录界面和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專(zhuan) 題舉(ju) 辦“中國物流發展與(yu) 形勢分析會(hui) ”,主要目的是:匯集眾(zhong) 智,分析研究當前物流發展新形勢,把握物流發展新趨勢,凝聚共識,共商物流發展新對策。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全球經濟結構性矛盾沒有明顯改觀,發達經濟體(ti) 複蘇進程緩慢,新興(xing) 經濟體(ti) 增長出現回落。一些國家在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中尋求政策平衡,貿易保護主義(yi) 有所抬頭,“再工業(ye) 化”戰略引導資本回流,國際貿易增長乏力,深刻影響了經濟全球化進程,也對我國外部發展環境帶來深遠影響。我國經濟已經從(cong) 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

今年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堅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堅定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出台並實施了一係列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等政策,宏觀經濟與(yu) 物流運行呈現積極變化,概括起來就是“一穩、兩(liang) 升、三改善”。一是開局平穩。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7%,1-4月份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長5.9%,增速同比回升0.4個(ge) 百分點,全社會(hui) 生產(chan) 資料銷售總額增長6.4%,增速仍處於(yu) 合理區間。二是經濟預期和價(jia) 格有所回升。從(cong) 先行指標看,3-5月份製造業(ye) PMI和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均高於(yu) 50%和53%,中國物流業(ye) 景氣指數4-5月份穩定在54%以上,社會(hui) 對經濟運行的積極評論明顯增多,研究機構相繼上調了經濟增長預測值。從(cong) 價(jia) 格看,製造業(ye) 購進價(jia) 格指數、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指數、中國公路物流運價(jia) 指數最近三個(ge) 月比年初均有明顯回升,價(jia) 格回暖是經濟企穩的重要標誌。三是市場需求、企業(ye) 效益和經濟結構有所改善。從(cong) 需求看,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保持在50%以上,均高於(yu) 去年同期,物流業(ye) 新訂單指數連續三個(ge) 月回升。從(cong) 企業(ye) 效益看,前四個(ge)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6.5%,重點生產(chan) 資料流通企業(ye) 利潤同比回升34.9%,重點物流企業(ye) 很多實現了扭虧(kui) 為(wei) 盈。從(cong) 結構看,製造業(ye) 領域高新技術和消費品行業(ye) 增長要快於(yu) 高耗能行業(ye) ,服務業(ye) 領域中,與(yu) 旅遊、信息和網絡消費相關(guan) 的行業(ye) 商務活動指數保持高位水平。從(cong) 物流來看,快遞快運和供應鏈物流快速增長。

總的來說,當前有利條件在聚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信號在增多,但處於(yu) 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guan) 鍵時期,物流業(ye) 仍然麵臨(lin) 不少問題。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能力不夠矛盾交織;社會(hui) 物流成本仍然較高和企業(ye) 盈利能力低問題突出;物流基礎設施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並存;物流需求增速放緩,部分企業(ye) 經營困難;市場環境和誠信體(ti) 係建設有待加強;體(ti) 製機製約束依然明顯,製約物流業(ye) 發展的具體(ti) 政策有些遲遲不能出台,已出台的政策難以真正落地。

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我們(men) 也要看到新常態下物流業(ye) 麵臨(lin) 的諸多紅利。

一是技術進步的紅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推動下,我國物流技術應用程度顯著提高,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與(yu) 物流業(ye) 務深度融合,提升了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創新創業(ye) 的紅利。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物流企業(ye) 通過戰略格局、組織模式、運作流程、服務規則、技術標準等一係列創新,不斷突破原有“路徑依賴”,培育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三是消費升級的紅利。隨著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城鄉(xiang) 之間單向物流現狀正在改變,雙向物流需求逐步釋放出來,農(nong) 村物流潛力巨大。隨著消費從(cong) 溫飽型、數量型向多元化、個(ge) 性化轉變,對物流服務的精細化、響應度和一體(ti) 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四是擴大開放的紅利。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加快“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發展,努力推進以我為(wei) 主的全球化進程,構建東(dong) 西貫通、南北通達、內(nei) 外互聯的商貿物流網絡,西部和邊疆地區將成為(wei) 物流開放新高地,交通樞紐城市成為(wei) 關(guan) 鍵物流節點,物流通道沿線將催生更多的物流需求。五是深化改革的紅利。近年來國務院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降低了企業(ye) 成本。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區”,越是打破原有製度藩籬,越是能夠釋放出改革的紅利。六是大數據資源的紅利。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生產(chan) 、消費和物流活動產(chan) 生了海量數據,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戰略性資源,對生產(chan) 、流通、分配、消費和物流活動將產(chan) 生重要影響。

總體(ti) 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物流業(ye) 仍然處於(yu) 大有可為(wei) 的戰略機遇期。麵對一係列嚴(yan) 峻挑戰和戰略機遇,物流業(ye) 在國民經濟中的產(chan) 業(ye) 地位將穩步提升,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預計“十三五”時期,行業(ye) 增速將繼續保持趨穩放緩態勢,物流業(ye) 進入以轉型升級為(wei) 主線的發展新階段,逐步從(cong) 追求速度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加強供給側(ce) 改革,把握發展新紅利,努力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常態。總體(ti) 來看,“十三五”時期,物流業(ye) 發展將聚焦“高效、集約、連通、創新、協調和改革”等六大戰略重點。

一是打造高效物流服務體(ti) 係。效率提升替代成本降低將成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產(chan) 業(ye) 發展的著力點。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裝備設施,增強物流的自動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減少各種閑置、庫存、冗餘(yu) 等浪費現象,通過效率提升降低產(chan) 業(ye) 鏈物流成本。

二是引導物流集約發展。通過整合優(you) 化實現集約發展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特點。要充分利用兼並重組、平台整合、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整合分散物流資源,促進市場優(you) 化配置,提高市場集中度和行業(ye) 盈利水平。

三是實現設施連通、網絡互通、信息暢通。連通性是物流業(ye) 發展的基本要求。要抓住多式聯運發展機遇,推動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貨運的網絡對接和業(ye) 務銜接,充分利用多種運輸方式,降低綜合運輸成本。要著眼實體(ti) 網絡平台和虛擬信息平台建設,促進網絡共享、業(ye) 務共享、信息共享,倡導形成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局麵。

四是創新物流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創新是行業(ye) 轉型升級不變的主題。要推行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等多種運輸組織方式,加強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要重點發展精益物流,優(you) 化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促進物流業(ye) 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聯動融合,努力尋找行業(ye) 發展新動力。

五是統籌區域、國際、國內(nei) 物流協調發展。要著力打造國內(nei) 物流服務網絡,提升區域物流服務水平。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和兼並重組,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體(ti) 係。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