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6-01 09:03:34 科技信息部

华体会登录界面和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4%,比上月回落2.9個(ge) 百分點,顯示經濟增速出現一定幅度回落。但該指數連續6個(ge) 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經濟增長勢頭並沒有改變。當前經濟增速短期回落,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進入了新的衰退階段。在關(guan) 注經濟增速回落同時,也要看到經濟發展向好的一麵。
從(cong) 11個(ge) 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除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上升外,其餘(yu) 指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購進價(jia) 格指數降幅最大,達10個(ge) 百分點;生產(chan) 指數、新訂單指數和積壓訂單指數降幅超4個(ge) 百分點;從(cong) 業(ye) 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回落幅度較小,在1個(ge) 百分點以內(nei) 。
從(cong) PMI來看,經濟發展表現出了如下積極向好變化:
一是擠出了“泡沫”,緩解了通脹壓力。製造業(ye) 購進價(jia) 格指數顯示,上遊產(chan) 品價(jia) 格漲勢明顯減緩。5月份,製造業(ye) 購進價(jia) 格指數為(wei) 44.8%,較上月大幅回落10個(ge) 百分點。該指數回落到最近6個(ge) 月以來的最低點,由此將有利於(yu) 進一步緩解CPI上升的壓力。從(cong) 目前來看,一些行業(ye) 產(chan) 品價(jia) 格回落到較低水平,影響了企業(ye) 的正常效益,對此要引起關(guan) 注。
二是結構向優(you) 化改善方向發展。從(cong) PMI來看,當前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好於(yu) 第二產(chan) 業(ye) 。今年以來,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平均值達到55%以上,保持在較高水平,與(yu) 去年同期相差不大,發展較為(wei) 穩健。在第二產(chan) 業(ye) 當中,製造業(ye) 發展勢頭好於(yu) 采掘業(ye) 。而在製造業(ye) 領域,裝備製造業(ye) 又好於(yu) 基礎原材料加工業(ye) 。1-5月份,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ye) PMI平均為(wei) 55.7%,明顯高於(yu) 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ye) ,這些行業(ye) PMI平均為(wei) 48.9%-52%之間。這些方麵反映出,經濟結構和產(chan) 業(ye) 結構都在不斷優(you) 化,不斷改善。
三是就業(ye) 保持穩定增長。製造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指數,自3月份以來,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為(wei) 50.5%;非製造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指數自年初以來穩定地保持在50%以上。兩(liang) 組數據均顯示出就業(ye) 保持穩定增長。有利於(yu) 提高公民收入、擴大國內(nei) 消費需求,使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增長動力。
這些方麵反映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始取得一定成效。當然,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由於(yu) 經濟增速回落、結構調整,也不可避免地會(hui) 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和矛盾。當前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
一是經濟增長基礎尚需鞏固。一個(ge) 方麵是需求不足。5月份,中國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49.8%,比上月回落4.7個(ge) 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50.4%,比上月回落1.8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個(ge) 指數都是今年以來的低點。另一個(ge) 方麵是小企業(ye) 發展困難增加。小企業(ye) PMI受政策利好帶動,年初曾出現短暫回升,最近三月持續回落,4、5兩(liang) 月重回50%以內(nei) ,分別為(wei) 49.1%和45.2%,反映小企業(ye) 在經濟增速回落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更為(wei) 顯著。
二是企業(ye) 效益下滑。這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也是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經濟適度減速,企業(ye) 目前這種以規模擴張獲取效益的盈利模式不可避免會(hui) 受到挑戰,必然會(hui) 使企業(ye) 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當前政策取向應突出“穩增長、保效益”。要在“穩增長”基礎上,把著力點放在“保效益”方麵,努力提高經濟發展活力。我們(men) 認為(wei) ,應在以下方麵重點考慮:
一是在保持適度的投資力度、穩定需求增長的同時,應控製供給過快釋放。當前既有需求不足的問題,也有供給過快增長的矛盾。5月份,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49.8%,下到50%以內(nei) ;而生產(chan) 指數雖有回落,但仍達到52.9%,二者差距擴大到3.1個(ge) 百分點,導致市場供需關(guan) 係失衡,庫存上升。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比上月上升2.7個(ge) 百分點,達到52.2%,為(wei) 去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針對這一特點,在做好需求端調控的同時,要做好供給端管理,應通過加大淘汰落後產(chan) 能力度,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來有效抑製產(chan) 能過度釋放,保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保持價(jia) 格走勢穩定,維護好企業(ye) 正常盈利環境。
二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當前,解決(jue) 企業(ye) 效益下滑問題不應走規模擴張的老路,而應通過降成本來尋求利潤空間。宏觀層麵上,應采取多種措施降低成本,避免成本增加,形成無效經濟,侵蝕企業(ye) 效益。貨幣政策要從(cong) 數量型向價(jia) 格型轉變,重點通過適度調整貸款利息和差別化利率政策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財稅政策要加快結構性減稅步伐,減輕企業(ye) 稅負。從(cong) 微觀層麵上說,企業(ye) 要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轉變,由過去不計資源要素消耗、不計成本,不計環境汙染、粗放式低水平批量化生產(chan) 模式,向精細化生產(chan) 模式轉變。
從(cong) 更為(wei) 長遠的角度來看,要著力推進企業(ye) 自主創新,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著力推進體(ti) 製變革,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為(wei) 未來更高階段的經濟發展,尋求新的發展動力和增長點,推動中國經濟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平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