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蔡進: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分享

發布時間:2023-11-20 09:33:38 學會(hui) 工作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分享

——在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hui) 上的演講(摘要)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2023年11月18日 江蘇·無錫)

微信圖片_20231120094408

今年以來,我參加了一些國際性的會(hui) 議,尤其是陪何黎明會(hui) 長去意大利,參加國際采購與(yu) 供應聯盟的世界峰會(hui) ,有機會(hui) 與(yu) 國際上的業(ye) 內(nei) 人士進行交流。根據我今年以來所學到的、所交流到的有關(guan) 認識,給大家作一個(ge) 有關(guan) 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的分享。

總的來看,全球業(ye) 內(nei) 人士基本上有一個(ge) 共識:在當前國際環境動蕩進一步加劇,世界經濟發展進一步弱化的基本格局、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確實到了必須重構、必須轉型的階段。中國在這個(ge) 問題上,可能更加積極一點,中國叫做“供應鏈的轉型升級與(yu) 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意義(yi) 都是一樣的。在供應鏈的重構和供應鏈的轉型過程中,呈現出發展的四個(ge) 基本趨勢。

一、供應鏈的數字化

大家都認為(wei) 供應鏈的數字化是全球供應鏈轉型和重構的一個(ge) 關(guan) 鍵抓手,它不是目標,但是缺它不可。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講?

1. 形勢所迫

從(cong) 整個(ge) 世界經濟來講,存量的需求已經達到了飽和,中國也一樣。從(cong) 世界經濟發展曆程來看:

(1)二戰以後到上個(ge) 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百廢待興(xing) ,經濟處於(yu) 短缺狀態,是規模擴張的發展階段,通過規模擴張來實現人類的發展。

(2)80年代以後到上個(ge) 世紀9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進入過剩階段,進入到降本增效,提高精益化的發展,通過降本增效推動人類經濟和社會(hui) 的發展。

(3)9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開始進入到轉型階段,進入到價(jia) 值創造階段,在這個(ge) 階段必須尋求一種關(guan) 鍵的路線,這就是供應鏈的數字化。

我們(men) 國家的發展階段也一樣,隻不過滯後一點,但到現在應該和全球同步,已經進入到存量需求達到飽和,必須通過供給側(ce) 來實現價(jia) 值創造,推動整個(ge) 世界經濟,包括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說,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是形勢所迫。必須要用數字化實現它的價(jia) 值創造,所以必須發展數字化。

2. 數字化的特征

發展數字化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數字化的基本特征,靠數字化來做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數字化能夠實現價(jia) 值創造?數字化的特征有很多,至少有兩(liang) 個(ge) 最基本的特征一定要把握好:

(1)數字化的鏈接

數字化跟資本不一樣,資本是叫“擁有”,我擁有的資本越多我的實力就越大。但資本的擁有實際上更多的是對存量價(jia) 值的瓜分,所以它再大也有邊界。而數字化卻不一樣,數字化是鏈接,是通過企業(ye) 和企業(ye) 之間的鏈接,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之間的鏈接,乃至國家與(yu) 國家、地區與(yu) 地區之間的鏈接,形成無限發展的空間,所以說它就為(wei) 我們(men) 當今這個(ge) 世界的發展,奠定了提高價(jia) 值創造的條件和基礎,這是第一個(ge) 方麵。

(2)數字化的共生

共生有兩(liang) 個(ge) 方麵,在完成供應鏈的某一個(ge) 物理作業(ye) 環節時,同時就產(chan) 生一組數據,我們(men) 歸納起來就是:“形成一個(ge) 物理世界的時候同時就會(hui) 產(chan) 生一個(ge) 虛擬世界,而虛擬世界又反過來為(wei) 物理世界創造更大的空間提供了條件。”更重要是,數字化在共生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ti) ,所以共生的背後就是共享,就是共贏。

這個(ge) 跟資本又不一樣,資本在擁有的過程中會(hui) 形成一種獨角獸(shou) ,形成壟斷。就會(hui) 導致發展的不均衡,不平等。你看當今這個(ge) 世界,在資本擁有的過程中,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企業(ye) 和企業(ye) 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發展不平等,這是資本造成的。數字化不一樣,數字化是在彼此共生中彼此共享,在共享的過程中彼此的發展是平等的,是均衡的,這一切都是數字化在鏈接和共生的中間去實現的。

數字化的特征還有很多,包括“當下”、“整體(ti) 創新”等等,因為(wei) 時間關(guan) 係不能更多的說了。

3. 數字化用來做什麽(me) ?

在全球業(ye) 內(nei) 人士交流中間至少形成兩(liang) 個(ge) 共識:

(1)通過數字化來實現價(jia) 值創造能力的提升。

從(cong) 全球來講,整個(ge) 人類經濟社會(hui) 發展已經到了一種飽和狀態,所以說要從(cong) 需求側(ce) 發力,通過擴大需求來尋求發展的話,已經沒有空間了,到了天花板了。中國也一樣,存量需求已經飽和,必須通過供給側(ce) 去推動新價(jia) 值的不斷形成,通過新價(jia) 值的不斷實現,才能夠實現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

從(cong) 中國本身來講,更有它自己的現實意義(yi) ,中國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ge)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發展階段,僅(jin) 僅(jin) 做這種降本增效的事情是實現不了強國和複興(xing) 目標的,一定要做價(jia) 值創造的事情。從(cong) 降本增效來講,不能說降本增效沒有空間,還是有空間,但是一味的做降本增效,不做價(jia) 值創造必然落後。所以我們(men) 在座的研究者們(men) ,真正要把未來發展的定位,不僅(jin) 僅(jin) 是拘泥在降本增效的水平上,一定是要做價(jia) 值創造的事情。企業(ye) 也一樣,企業(ye) 隻做規模,夠把企業(ye) 做大,企業(ye) 隻做降本增效,能把企業(ye) 做優(you) ,但是要把企業(ye) 做強,一定是要有價(jia) 值創造的事情去實現。

(2)通過數字化來推進組織協同能力的提升。

供應鏈通過數字化本身要做什麽(me) ?過去的供應鏈,包括物流,做的是兩(liang) 件事情:第一是資源整合,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對資源做優(you) 化的配置,來實現成本的減少。第二就是在產(chan) 業(ye) 之間、企業(ye) 之間做流程的優(you) 化,在流程優(you) 化的過程中來提升效率。往下我們(men) 要做的一定是做組織協同能力的提升,比如物流,關(guan) 鍵要做的就是多式聯運組織協同的事情,包括各種運輸方式,在多式聯運的基礎上,把貨、車、路組織協同起來,我們(men) 叫“通道”。“通道”這個(ge) 概念可不僅(jin) 僅(jin) 是交通的事情,是把貨車路有機組織協同起來的一種組織方式,背後就是組織協同。在這個(ge) 基礎上,再通過物流把上下遊打通,我們(men) 叫做產(chan) 業(ye) 內(nei) 部的協同。但是現在全球對組織協同有一個(ge) 更高的期待,就是要做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之間的組織協同,甚至是區域與(yu) 區域之間的組織協同,不僅(jin) 僅(jin) 要做經營層麵的,不僅(jin) 僅(jin) 是做管理層麵的,還要做戰略層麵的協同。

這一次的“亞(ya) 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上,習(xi) 總書(shu) 記和拜登總統,他們(men) 做的就是區域之間組織協同的事情,不要小看,說了一大堆事情,交流內(nei) 容很廣泛,其實就是在說彼此協同的事情。我們(men) 的物流也一樣,當務之急在組織協同方麵要做多式聯運的事情,把多式聯運做起來以後,物流的協同能力一定會(hui) 大大提高。

二、供應鏈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綠色是通過低碳來實現的,低碳的目標是可持續。所以說,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是未來供應鏈發展的根本方向和最高境界。

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麵,外國人講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講的多。剛才中外運高翔副總經理講低碳發展講的非常好,我們(men) 去參加一些國外的活動,兩(liang) 個(ge) 議題必須要有,一個(ge) 就是可持續發展,一個(ge) 就是人才培養(yang) 。所以,今天學會(hui) 的會(hui) 議也是具有國際水平的,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都有了。這樣的會(hui) 議才厚重,有格局,有高度。現在我們(men) 都是在講如何去實現低碳,如何去實現能源的節約,這是實現綠色低碳的路徑,我們(men) 要在路徑背後更要看到企業(ye) 自身發展未來的著眼點和觀念的轉變。

我認為(wei) ,通過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會(hui) 帶來兩(liang) 個(ge) 方麵的變化:

1.從(cong) 尋求競爭(zheng) 優(you) 勢轉變為(wei) 尋求發展優(you) 勢

2.以自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轉變為(wei) 利他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

比如,企業(ye) 要通過擴大規模,提高利潤來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這個(ge) 事情在未來,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這麽(me) 做將不可持續。未來的企業(ye) 要做什麽(me) ?就是“ESG”,“E”叫做環境保護,也就是未來企業(ye) 優(you) 勢體(ti) 現在對環境保護承擔了多大的責任,做出了多大的貢獻。“S”叫做社會(hui) 責任,也就是說你這個(ge) 企業(ye) 對社會(hui) 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對你所在的社區做出了多大的貢獻。“G”就是公司治理,員工是不是讓他有獲得感,是不是讓他有成就感,是不是讓他有歸屬感。你為(wei) 你的供應商和你的客戶做出了什麽(me) 樣的價(jia) 值創造。所以說從(cong) “ESG”裏麵就可以看得到,未來企業(ye) 的發展理念一定以自我為(wei) 中心轉變為(wei) 以利他為(wei) 中心。我最近也參加了很多企業(ye) 的供應商年會(hui) 、供應鏈大會(hui) ,企業(ye) 家們(men) 都紛紛提出利他共贏的思維。未來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來講,企業(ye) 未來的發展不是企業(ye) 自身的利潤有多大,規模有多大,而是你能不能構建一個(ge) 自身發展的生態圈,這個(ge) 很重要,是企業(ye) 形成發展優(you) 勢的根本環境。這個(ge) 生態圈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與(yu) 自然相和諧。這是習(xi) 總書(shu) 記在“亞(ya) 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的第三條就談了這個(ge) 事情:綠色發展,人與(yu) 自然相和諧。說到生態,我們(men) 現在延伸了,真正意義(yi) 上的生態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狀態。所以說我們(men) 作為(wei) 人類,也要做利他為(wei) 中心的事情,你要為(wei) 這個(ge) 地球,為(wei) 這個(ge) 環境做出貢獻,人類自身才能夠發展。最高境界的生態就是習(xi) 總書(shu) 記講的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那個(ge) 生態,這個(ge) 是我們(men) 做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三、韌性和安全

麵對當前的動蕩局麵,尤其是中國麵對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供應鏈一定是具備韌性和安全的。韌性和安全是供應鏈轉型升級、供應鏈重構的一個(ge) 根本保障和當務之急。現在各個(ge) 國家都在做,美國做的早,奧巴馬政府2014年就開始發布美國國家供應鏈安全白皮書(shu) 。現在全球各國都對供應鏈安全非常關(guan) 注,我們(men) 中國在這方麵更為(wei) 迫切。一方麵,世界格局震蕩,大國博弈加劇,這是形勢所迫。另一方麵,也是內(nei) 在要求。當前我國開始進入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強國建設的階段,韌性安全是有邏輯的,習(xi) 總書(shu) 記在之前提出來的是供應鏈“自主可控”,這是我們(men) 國家要走向強國的一個(ge) 最重要的條件。

我把供應鏈分為(wei) 三種類型:

1.跟隨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men) 就是跟著跨國公司的供應鏈走的,所以沒有話語權。

2.自主型:在強國建設,高質量發展中,我們(men) 的供應鏈一定是自主可控的。

3.主導型:在全球化進程中,我們(men) 對全球供應鏈有一定的話語權

現在習(xi) 總書(shu) 記講的要求不是很高,他提出來的是“自主可控”。要做自主可控的事情,供應鏈就必須具備韌性和安全的條件。跟著跨國公司的供應鏈走,目前供應鏈安全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做強國,要自主可控,甚至要具備一定的主導能力的時候,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就有問題了。大家現在說我們(men) 國家的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更多關(guan) 注的是芯片不行,或者是一些關(guan) 鍵技術不行?可不止這一點。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我們(men) 國家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還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就是物流,物流是整個(ge) 供應鏈最重要的支撐體(ti) 係,麵向全球化,我們(men) 的物流應該是一個(ge) 非常薄弱的地位。舉(ju) 個(ge) 例子,從(cong) 全球的貨物運輸來講,海運占90%,而整個(ge) 海運的控製權在美國手裏,他叫“六把鑰匙鎖全球”,兩(liang) 個(ge) 運河: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還有四個(ge) 海峽: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zi) 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曼德海峽。主動權、控製權都在美國手裏,所以說你要自主可控的話,你怎麽(me) 去撬動它?這是一個(ge) 問題。

第二個(ge) 問題從(cong) 我們(men) 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講,我國是一個(ge) 資源的利用大國,資源消耗量占全球的32%,自身產(chan) 的資源隻能供7%,大量的資源都在別人手裏,要從(cong) 國外去進口,這樣的一種資源消費和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配置,我們(men) 怎麽(me) 去實現?

第三個(ge) 方麵才談到供應鏈關(guan) 鍵的“卡脖子”問題,也不僅(jin) 僅(jin) 是芯片,最主要的第一個(ge) 就是我們(men) 的數控機床,我們(men) 缺少工業(ye) 母機。第二個(ge) 是高端的發動機我們(men) 也做不了,像汽車的發動機多數都是美國的康明斯、德國的曼技術等等,第三是我們(men) 有了技術了,材料又不行,基礎原材料、工藝我們(men) 也欠火候。

第四個(ge) 才是我們(men) 一些關(guan) 鍵的技術,包括芯片等等,所以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我們(men) 在韌性和安全的發展過程中,確實任重道遠,當然前提是我們(men) 要基於(yu) 高質量發展,強國建設。在過程中要形成我們(men) 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ti) 係,我們(men) 需要做更多的更大的努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wei) 世界供應鏈發展的基本趨勢,從(cong) 我們(men) 國家來講,也是非常契合的。我們(men) 需要通過供應鏈的轉型升級,真正運用數字化形成價(jia) 值創造的能力;通過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形成發展優(you) 勢;通過韌性和安全能力的不斷提升,來形成自主可控的供應鏈。

因為(wei) 時間關(guan) 係,全球化重構問題請聽下回分解。謝謝各位!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