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06 09:30:00 科技信息部

據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2023年1月份全球製造業(ye) PMI為(wei) 49.2%,較上月上升0.6個(ge) 百分點,結束連續7個(ge) 月環比下降走勢,但仍在50%以下。分區域看,美洲製造業(ye) PMI在50%以下,並延續下降走勢;歐洲製造業(ye) PMI較上月上升,但仍在50%以下;亞(ya) 洲製造業(ye) PMI升至50%以上;非洲製造業(ye) PMI較上月有所下降,仍在51%附近。
全球製造業(ye) PMI結束連降走勢,較上月上升,意味著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的全球經濟持續下探趨勢有所緩解。2023年1月,中國製造業(ye) 加快回升為(wei) 全球經濟止降趨穩貢獻了主要力量,歐元區製造業(ye) 持續小幅回升也有助於(yu) 緩解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指數水平仍在50%以下,顯示全球經濟止降趨穩力度仍有待加強。伴隨全球經濟的初步趨穩,IMF對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也有所提升。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為(wei) 2.9%,較2022年10月份預測的2.7%上升0.2個(ge) 百分點。
但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經濟止降趨穩是建立在之前持續下探基礎上,後續走勢穩定性有待觀察。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仍然存在,世衛組織維持新冠疫情最高級別警報。需求不足問題仍是全球各國麵臨(lin) 的普遍問題。通脹影響仍在,加息政策基調沒有改變。在緩解通脹與(yu) 推動經濟複蘇之間不斷平衡仍是很多國家麵臨(lin) 的選擇。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趨弱的前提下,地緣政治衝(chong) 突走向將成為(wei) 2023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影響變量。全球經濟重回平穩恢複軌道的合理途徑是世界各國求同存異,繼續加大經貿合作,不斷增強經濟恢複韌性。
美洲製造業(ye) 弱勢下探,PMI繼續下降
2023年1月份,美洲製造業(ye) PMI為(wei) 47.7%,較上月下降0.7個(ge) 百分點,連續8個(ge) 月環比下降,連續3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再次刷新自2020年6月以來的新低記錄,顯示美洲製造業(ye) 繼續弱勢下探,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主要國家數據顯示,巴西和加拿大製造業(ye) 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美國製造業(ye) PMI在50%以下持續下降。
2023年1月,美國製造業(ye) 持續下行給美洲和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ISM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ye) PMI為(wei) 47.4%,較上月下降1個(ge) 百分點,連續5個(ge) 月環比下降,連續3個(ge) 月低於(yu) 50%。分項指數變化顯示,美國製造業(ye) 供需下行壓力均有所加大,需求收縮壓力仍較為(wei) 突出。生產(chan) 指數為(wei) 48%,較上月下降0.5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低於(yu) 50%;新訂單指數為(wei) 42.5%,較上月下降2.6個(ge) 百分點,連續5個(ge) 月低於(yu) 50%。
2023年開年,製造業(ye) 需求持續疲軟意味著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力度將有所偏弱。持續加息在緩解通脹壓力同時,對美國經濟降溫作用也有所顯現。致力於(yu) 讓通脹水平回歸2%仍是美聯儲(chu) 當前的主要政策目標。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2月,美國CPI同比上漲6.5%,仍遠高於(yu) 2%。隻要通脹仍在高位,持續加息對經濟的抑製作用仍將繼續顯現。美聯儲(chu) 最新發布的經濟褐皮書(shu) 顯示,美國經濟增長乏力,過半轄區經濟增長停滯或下滑。IMF預計,美國經濟增長率將從(cong) 2022年的2.0%降至2023年的1.4%。
歐洲製造業(ye) 回升勢頭加快,PMI升幅擴大
2023年1月份,歐洲製造業(ye) PMI為(wei) 49.1%,較上月上升0.9個(ge) 百分點,連續3個(ge) 月上升,且升幅較上月有所擴大,顯示歐洲製造業(ye) 延續2022年11月以來的回升勢頭。從(cong) 主要國家來看,德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等國製造業(ye) 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法國和意大利製造業(ye) PMI升至50%以上,德國、英國和俄羅斯製造業(ye) PMI仍在50%以下。
歐洲製造業(ye) 持續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全球經濟止降趨穩。2022年,相對於(yu) 亞(ya) 洲、美洲和非洲,歐洲經濟下探速度最快。當前歐洲經濟仍是在較低水平基礎上的回升,回升穩定性仍有待觀察。2023年上半年,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的不確定性和通脹壓力仍是困擾歐洲經濟的主要因素。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如果繼續升級,將繼續給歐洲經濟帶來供給衝(chong) 擊和能源危機。能源危機是推升歐洲通脹壓力重要推手。2023年1月,歐元區CPI初值為(wei) 8.5%,雖較2022年12月有所下降,但仍在較高水平;核心CPI為(wei) 5.2%,與(yu) 2022年12月持平。通脹壓力導致歐洲央行不得不加大加息力度。近日,歐洲央行宣布將歐元區三大關(guan) 鍵利率均上調50個(ge) 基點。在加息的同時,歐洲資產(chan) 購買(mai) 計劃也將按計劃逐月減少。上述政策客觀上將對歐洲經濟帶來負麵影響。IMF預計,2023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降至0.7%。
亞(ya) 洲製造業(ye) 有所回升,PMI升至50%以上
2023年1月份,亞(ya) 洲製造業(ye) PMI為(wei) 50.5%,較上月上升1.5百分點,結束連續3個(ge) 月下降走勢,顯示亞(ya) 洲製造業(ye) 有所回升。從(cong) 主要國家看,中國製造業(ye) 結束下探走勢,出現穩步回升,製造業(ye) PMI重回50%以上;印度製造業(ye) PMI雖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在55%以上;印尼、泰國和菲律賓製造業(ye) 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均在50%以上;日本、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ya) 製造業(ye) PMI均在50%以下。
指數變化顯示,2023年1月,中國經濟加速回升較好帶動了亞(ya) 洲經濟止降趨穩,印度和東(dong) 南亞(ya) 主要國家也保持較快增長,較好助力亞(ya) 洲經濟趨穩。從(cong) 一季度看,在疫情影響不會(hui) 反複的前提下,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預期在轉好,投資和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支撐作用將繼續顯現。中國經濟從(cong) 探底回升向回穩向上過渡具備基礎,將成為(wei) 亞(ya) 洲經濟穩定複蘇的重要支撐。基於(yu) 中國經濟回升態勢,IMF預計 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為(wei) 5.2%,較2022年10月份的預測值高出0.8個(ge) 百分點。RCEP的持續推進也將為(wei) 亞(ya) 洲經濟穩定恢複帶來積極影響。
非洲製造業(ye) 保持平穩,PMI有所下降
2023年1月份,非洲製造業(ye) PMI為(wei) 50.9%,較上月下降0.7個(ge) 百分點,但仍連續2個(ge) 月運行在51%左右。從(cong) 主要國家看,尼日利亞(ya) 和南非製造業(ye) PMI雖較上月有所回落,但均保持在53%以上。
指數變化顯示,非洲製造業(ye) 增速雖較上月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平穩增長,經濟恢複韌性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非洲大陸自貿區的持續推進對穩定非洲經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非洲開發銀行集團發布報告預測2023年非洲實際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平均將達到4%左右。但也要看到,非洲經濟發展的外部依賴性依然較大。世界經濟波動、通脹衝(chong) 擊、美聯儲(chu) 加息政策的外溢效應仍將會(hui) 給非洲經濟恢複帶來不確定影響。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