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05 08:37:57 科技信息部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1年10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為(wei) 99.7%,該指數在上月小幅反彈後,本月再度回落,顯示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的下行壓力加大。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和庫存指數均有所回落。從(cong) 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宏觀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多地疫情複發,終端需求遲遲未見起色,導致10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兩(liang) 弱,下行調整。進入11月份,北方進入冬季,需求強度將會(hui) 繼續減弱,加之目前國內(nei) 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不確定性上升,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仍將麵臨(lin) 較大的調整風險。
一、商品供應繼續下降
2021年8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繼續下跌,當月較上月回落0.2個(ge) 百分點,至99.4%,連續四個(ge) 月下跌,且跌至2020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顯示雖隨著能源緊張問題逐步改善,限電問題有所緩解,但能耗雙控政策依然穩步推進,壓產(chan) 政策嚴(yan) 格執行,加上冬季環保限產(chan) 即將來臨(lin) ,部分商品生產(chan) 受阻,產(chan) 量減少,商品供應持續下降。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鋼鐵、成品油、有色金屬和化工供應量和上月相比有所減少,鐵礦石供應增速回落,煤炭供應增速加快,汽車供應止跌回升。
1、產(chan) 量下降,鋼市供應維持低位
2021年10月份,鋼市供應量較上月減少2.2%,連續四個(ge) 月呈現下降趨勢。從(cong) 市場供應情況來看,在鋼鐵壓產(chan) 和能耗雙控等政策影響下,鋼廠生產(chan) 也繼續下降。月初多地出現限電限產(chan) 問題,對生產(chan) 影響較為(wei) 明顯,中旬能源緊張問題雖有所緩解,但能耗雙控政策依然穩步推進,壓產(chan) 政策嚴(yan) 格執行,加上冬季環保限產(chan) 即將來臨(lin) ,企業(ye) 對生產(chan) 持有謹慎心態,10月份整體(ti) 產(chan) 量有一定下滑。據中鋼協數據統計,截止10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累積日產(chan) 粗鋼188.25萬(wan) 噸,環比下降2.75%,同比下降13.45%;日產(chan) 生鐵166.83萬(wan) 噸,環比下降5.12%,同比下降13.20%;日產(chan) 鋼材183.80萬(wan) 噸,環比下降3.81%,同比下降12.40%。生產(chan) 下降帶動鋼廠原材料采購活動下滑,采購量指數為(wei) 37.0%,環比下降2.7個(ge) 百分點,連續三個(ge) 月位於(yu) 40%以下。進入11月份,隨著北方采暖季來臨(lin) ,供給有望進一步被壓縮,加之當前各地限產(chan) 已經常態化,預計後期供給端很難出現全國性增長,因此我們(men) 預計11月份供應端仍將維持低位。
2、到港量和產(chan) 量雙雙增加,鐵礦石供應量持續增長
2021年10月份,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9%,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增長態勢。從(cong) 供應端來看,10月份,鐵礦石集中到港,市場預計10月份國內(nei) 45港到港總量10625萬(wan) 噸,環比增加891萬(wan) 噸。其中澳礦到港量環比大幅增加,本月到港量7312萬(wan) 噸,環比增加1050萬(wan) 噸;除澳巴以外的鐵礦石到港量亦小幅回彈212萬(wan) 噸至1449萬(wan) 噸。巴西礦到港量環比下降371萬(wan) 噸至1863萬(wan) 噸。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產(chan) 量也在增長,10月份國內(nei) 鐵精粉產(chan) 量預計增加至2200萬(wan) 噸,環比增加114萬(wan) 噸。十月份限電常態化之後,由於(yu) 每日在某時段的用電負荷被作出要求,礦選企業(ye) 對此積極應對,減少輔助設備開機,節約用電,並調整主要生產(chan) 設備的開機順序,保證每日最大產(chan) 出。因此近期186家鐵礦山企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較上期小幅提升0.65%至61.56%,但仍較限電前正常水平低7.74%。後期來看,由於(yu) 11月澳大利亞(ya) 巴西發運泊位檢修計劃仍在持續,鐵礦石發運量難以回到9月份的高度;由此推算到到港,在10月、11月發運量回落的前提下,鐵礦石到港也將有一定幅度的減量,但整體(ti) 供應量仍將維持高位。
3、多措並舉(ju) 推動煤炭產(chan) 量,煤市供應開始改善
2021年10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9%,連續三個(ge) 月呈現增長態勢,本月增速較上月加快0.6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近期國家密集出台煤炭行業(ye) 宏觀調控政策,煤炭供應量逐步增加,國慶節後煤電保供任務已提升至政治高度,政策執行落地效率大幅提高。其中,內(nei) 蒙古多措並舉(ju) ,加快推進具有增產(chan) 潛力的煤礦產(chan) 能核增。9月以來,隨著各項增產(chan) 措施落實,內(nei) 蒙古煤炭產(chan) 量顯著增加,日均超過280萬(wan) 噸,10月以來穩定在300萬(wan) 噸以上。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10月29日,全國345家煤礦開工率為(wei) 89.5%,較10月1日相比,全國345家煤礦開工率提高0.7%。10月5日以來,全國統調電廠供煤已連續25日大於(yu) 耗煤,10月19日以來電廠供煤大於(yu) 耗煤持續超過100萬(wan) 噸,近期連續數日供煤突破800萬(wan) 噸,最高達到832萬(wan) 噸曆史峰值,比耗煤多200萬(wan) 噸,存煤水平達到1.06億(yi) 噸,比9月底增加超過2800萬(wan) 噸,可用19天。其中,東(dong) 北三省電廠存煤已超過1270萬(wan) 噸,較9月底提升近1倍,可用天數提升到32天。當前,政策調控對市場的影響明顯,各大煤炭企業(ye) 加快兌(dui) 現降價(jia) 保供承諾,預計11月份煤炭市場供應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二、商品銷售壓力加大
2021年10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wei) 100.4%,較上月回落0.7個(ge) 百分點。本月為(wei) 傳(chuan) 統旺季,但終端需求增速回落,顯示市場旺季不旺,不及預期。近期國內(nei) 電力、煤炭等能源價(jia) 格較快上漲,也在提高企業(ye) 的原材料采購和生產(chan) 成本,抑製需求,加之月內(nei) 多地疫情反彈又進一步影響了市場需求,終端企業(ye) 采購越發趨於(yu) 謹慎,市場訂貨積極性明顯降低,成交明顯減弱,商品生產(chan) 企業(ye) 訂單組織壓力加大。各主要商品中,鋼鐵、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有所減少,化工和汽車銷售量雖較上月有所增加,但增速放緩,煤炭、成品油和有色金屬銷售量繼續增加,且增速加快。
數據顯示,1-9月份,大宗商品下遊行業(ye) 運行總體(ti) 保持增長,增速繼續下行,部分指標同比下降。9月份下遊主要行業(ye) 呈下降趨勢,其中房地產(chan) 行業(ye) 投資由增轉降,施工、新開工、土地購置和銷售麵積均同比下降;基建投資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收窄;機械行業(ye) 各產(chan) 品產(chan) 量有增有減,機電產(chan) 品出口增速回落;汽車產(chan) 銷量同比繼續下降,環比有一定回升;船舶行業(ye) 處於(yu) 上升周期,新承接訂單量連續大幅增長;家電行業(ye) 三大白電產(chan) 量均有下降,家電產(chan) 品出口量同比小幅下降;集裝箱行業(ye) 保持快速增長,增速略有放緩。
1、旺季不旺,鋼市終端需求恢複不及預期
2021年10月份,鋼市銷售量較上月減少0.6%,市場需求恢複不及預期。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10月份是傳(chuan) 統的施工旺季,但是,受政策麵的幹預,房地產(chan) 核心數據不佳,另外,能耗雙控政策和能源價(jia) 格上升對用鋼大戶的生產(chan) 經營活動有所影響,如建築業(ye) 和製造業(ye) 等,導致其用鋼需求收縮,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商品銷售遇冷。據上海卓鋼鏈了解,當前國內(nei) 下遊采購一般,終端供需兩(liang) 弱。從(cong) 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10月份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下降6.6%,成交表現不佳。進入11月後,北方陸續進入供暖期,局部地區需求端或進一步趨弱;不過,在年尾“衝(chong) 刺”效應下,南方市場基建和房地產(chan) 需求仍會(hui) 保持一定的韌性,因此我們(men) 預計11月份需求端會(hui) 有反複,不同地區也會(hui) 有差異。
2、限產(chan) 持續加嚴(yan) ,鐵礦石需求持續低迷
2021年10月份,鐵礦石銷售量繼續下降,當月較上月減少3.6%,連續六個(ge) 月呈現下降趨勢。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9月份開始,限產(chan) 進一步加嚴(yan) ,進入10月份,全國限產(chan) 依舊嚴(yan) 格,部分產(chan) 區恢複,如江蘇,廣西、重慶等地;部分產(chan) 區下降,如西北、山東(dong) 、遼寧、山西等地,此外10月份河北、河南等地均對燒結機生產(chan) 調控,唐山區域部分鋼廠由於(yu) 燒結礦庫存不足而對高爐燜爐。由此導致一方麵鐵礦石總體(ti) 需求下降,另一方麵品種上鋼廠高爐的燒結礦入爐比例下降。截至10月29日,Mysteel預計247家鋼廠樣本10月鐵水產(chan) 量總量環比上月增加6萬(wan) 噸至6631萬(wan) 噸,日均鐵水產(chan) 量環比下降7萬(wan) 噸/天至213.9萬(wan) 噸/天,降幅3.1%,日均鐵水持續下降又一次創下今年新低。本月日均疏港環比上月延續下降趨勢。截至10月29日,Mysteel預計中國45港10月鐵礦石疏港量8592萬(wan) 噸,日均疏港環比下降5.1萬(wan) 噸/天至277.2萬(wan) 噸/天,降幅1.8%,本月疏港處於(yu) 今年次低水平,僅(jin) 高於(yu) 今年最低水平3.9萬(wan) 噸/天。本月疏港下降一方麵是由於(yu) 整體(ti) 鋼廠需求下降,另一方麵是由於(yu) 本月中唐山兩(liang) 港運輸管控,鋼廠提貨受阻。進入11月份,北方進入傳(chuan) 統采暖季限產(chan) 階段,同時隨著冬奧會(hui) 的臨(lin) 近環保限產(chan) 逐漸趨嚴(yan) ,鐵礦石需求將繼續受到抑製難以釋放。
3、限電有所緩解,有色金屬需求保持強勁態勢
2021年10月份,有色金屬銷售量較上月增加3.6%,增速較上月加快2.0個(ge) 百分點,市場需求持續保持強勁態勢。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從(cong) 9月份開始國內(nei) 限電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上遊向下遊擴散,華東(dong) 、華南地區加工行業(ye) 開工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9月下旬起,江蘇、廣東(dong) 、安徽、廣西等地均不同程度受到限電影響,有色金屬終端企業(ye) 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隨著煤炭供應緩解,加工企業(ye) 開工率開始逐漸恢複。與(yu) 此同時,從(cong) 空調行業(ye) 的生產(chan) 季節性來說,10月過後到年末將迎來空調生產(chan) 的年內(nei) 第二高峰,且生產(chan) 節奏與(yu) 行業(ye) 空調庫存量相關(guan) 性不大。目前國內(nei) 家用空調庫存量在1600萬(wan) 台以上,庫存壓力雖然比較大,但行業(ye) 正常的加速生產(chan) 節奏難以打破,因此空調行業(ye) 對有色金屬的用量開始出現明顯的邊際改善。
三、商品庫存繼續下降
2021年10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wei) 99.1%,指數較上月回落0.6個(ge) 百分點,為(wei) 五個(ge) 月以來的最低,顯示雖市場需求增速減緩,但供應端持續減弱,令商品庫存繼續下降。各主要商品中,鋼鐵、成品油和有色金屬庫存量較上月有所減少,化工庫存量繼續增加,但增速減緩,鐵礦石庫存量增速加快,煤炭和汽車庫存量則止跌回升。
1、供需雙弱,鋼市庫存大幅減少
2021年10月份,鋼鐵庫存指數兩(liang) 連跌,至2019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月庫存量較上月大幅減少4.7%。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10月份行業(ye) 基本麵出現變化,其中,限產(chan) 、限電呈常態化後,供給端保持低位運行,市場庫存量繼續下降。據西本資訊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國內(nei) 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wei) 1180.14萬(wan) 噸,較9月末下降117.36萬(wan) 噸,降幅9%,較去年同期減少135.06萬(wan) 噸,降幅10.3%。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wei) 561.81萬(wan) 噸、137.99萬(wan) 噸、252.17萬(wan) 噸、123.97萬(wan) 噸和104.2萬(wan) 噸。本月國內(nei) 主要鋼材品種,除冷軋庫存出現上升外,其他品種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螺紋鋼庫存降幅最大。進入11月後,隨著氣溫降低,北方地區需求將繼續下滑,而供給端不會(hui) 出現“崩塌式”下降,因此,部分地區庫存難以持續減少,預計整體(ti) 庫存量或將出現小幅回升。
2、供強需弱,鐵礦石庫存量繼續增加
2021年10月份,鐵礦石庫存量較上月增加2.9%,增加較上月加快0.7個(ge) 百分點,聯係四個(ge) 月呈現增長態勢,顯示隨著多地區采暖季限產(chan) 文件的發布與(yu) 執行,鋼廠補庫需求明顯減弱,鐵礦石庫存量繼續增加。截至10月29日,Mysteel統計45港港口庫存總量14491.95萬(wan) 噸,月度累庫1170萬(wan) 噸。本月度內(nei) 港口鐵礦石到港維持在高位水平,在港船舶數量於(yu) 月內(nei) 也有衝(chong) 高,在高到港及高壓港的雙重壓力下,疊加環保對港口作業(ye) 效率影響減弱,礦石入庫量大幅回升,港口庫存加速累庫。分國別庫存來看,十月澳礦庫存環比累庫444萬(wan) 噸至6930萬(wan) 噸,巴西礦累庫567萬(wan) 噸至4855萬(wan) 噸。貨主性質方麵,本月度內(nei) 貿易礦庫存環比累庫861萬(wan) 噸至8568萬(wan) 噸,占總庫存比例59.13%。進入11月份,圍繞限產(chan) 及鋼廠低利潤,預計鐵礦石需求下降的局麵將會(hui) 延續,供應端雖然同步下降,但是降幅有限,鐵礦石庫存量將會(hui) 繼續增加。
3、供應有所恢複,需求增速放緩,汽車庫存量增加
2021年10月份,車市庫存量止跌回升,當月較上月增長0.8%。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10月份芯片供給情況較9月略有緩解,市場供應有所恢複,但仍不能滿足生產(chan) 需求,導致市場供應增長有限。雖然汽車市場進入傳(chuan) 統旺季,購車需求增加,但終端供應不足帶來的車價(jia) 上漲,導致消費者持幣觀望。10月中下旬全國多點疫情以及農(nong) 忙作用下,銀十車市顯然沒有往年火爆,呈現供需雙弱格局,車市庫存量較9月份有所增加。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1年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52.5%,同比下降1.6個(ge) 百分點,環比上升1.6個(ge) 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仍處於(yu) 不景氣區間。進入11月份,預計芯片缺口問題繼續有所收窄,但部分地區疫情爆發,消費者進店購車受限,即使經銷商進入年底衝(chong) 量,開啟車展及營銷活動,市場需求很難完全釋放,預計11月銷量將與(yu) 10月基本持平。目前來看,四季度芯片整體(ti) 供應預期好於(yu) 三季度,汽車產(chan) 能有望繼續恢複。綜合來看,預計11月份車市庫存量或將繼續增加。
綜合來看,10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旺季不旺,供需雙弱,市場運行壓力加大。進入11月份以後,隨著天氣轉冷,需求端將會(hui) 更加低迷,加之目前國內(nei) 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不確定性上升,以及全球能源憂慮仍未有效緩解,預計市場將會(hui) 進一步向下調整。不過,當前國內(nei) 經濟仍存在一定的積極因素,加上環保限產(chan) 對供應端的影響繼續增加,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底部有較強的支撐,此外美聯儲(chu) 縮減購債(zhai) 或將給國內(nei) 出口帶來一定的增量,也有助於(yu) 市場信心的恢複。
1、目前國內(nei) 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不確定性上升
华体会登录界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2021年10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49.2%,較上月下降0.4個(ge) 百分點,連續7個(ge) 月下降,且連續2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表明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分項指數變化顯示,訂單類指數全部處於(yu) 榮枯線以下,除新出口訂單指數外,其它訂單類指數繼續回落。從(cong) 行業(ye) 來看,裝備製造業(ye) 、基礎原材料行業(ye) 增速放緩。
雖然目前國內(nei) 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不確定性上升,但經濟仍存在積極因素。一是市場需求仍有穩定基礎。月內(nei) 受生產(chan) 活動偏緊影響,企業(ye) 接單有所放緩,新訂單指數為(wei) 48.8%,較上月下降0.5個(ge) 百分點。但從(cong) 企業(ye) 調查來看,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ye) 比重較上月下降2.4個(ge) 百分點,表明市場需求整體(ti) 仍相對穩定。二是消費品行業(ye) 持穩運行。消費品行業(ye) PMI為(wei) 49.7%,與(yu) 上月持平,其中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保持在50%左右,顯示在原材料和產(chan) 成品價(jia) 格上漲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具有內(nei) 在穩定基礎。三是市場仍處在去庫存階段。本月新訂單指數與(yu) 生產(chan) 指數差0.4,是2020年3月以來首次轉正,新訂單指數與(yu) 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差連續第2個(ge) 月回升至2.5,說明工業(ye) 品去庫態勢依舊。四是建築業(ye) 對大宗商品漲價(jia) 的適應性增強。10月份建築業(ye) 新訂單指數環比回升3個(ge) 百分點,再次回到擴張區間,建築業(ye) 投入品價(jia) 格指數為(wei) 70.7%,比上月上升7.9個(ge) 百分點,說明建築業(ye) 對大宗商品漲價(jia) 的適應性增強。
2、全球能源憂慮仍未有效緩解
9月份開始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持續凸顯,並在10月上旬快速發酵。受此影響,大宗商品價(jia) 格快速上行。隨後,國家發改委多措並舉(ju) 釋放煤礦產(chan) 能,市場對於(yu) 能源供應以及原料成本推升的擔憂明顯減弱。不過,第26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hui) 於(yu) 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ju) 行,由於(yu) 目前歐洲、印度等地的能源供應仍然緊張,各國在會(hui) 議上提出的減碳目標值得關(guan) 注,並有可能再度觸發市場對於(yu) 能源供應緊張的擔憂。
3、國內(nei) 市場需求或將繼續下降
從(cong) 信貸數據來看,目前貨幣流動性有逐步收緊態勢,加上部分資金難以有效向下遊注入,進一步加劇了實體(ti) 產(chan) 業(ye) 資金緊張局麵。尤其是從(cong) 市場上中下遊來看,今年資金緊張的情況更加明顯,多數下遊遭遇資金困局,這對商品市場的流動性形成較大抑製,對市場需求有一定影響。當前國內(nei) 房地產(chan) 行業(ye) 表現不佳,對整個(ge) 大宗商品行業(ye) 支撐有所減弱,再加上整體(ti) 行業(ye) 預期偏弱,四季度大宗商品需求難有明顯改善。此外,當前整體(ti) 大宗商品價(jia) 格仍處高位,同樣抑製了中下遊采購動力,短期內(nei) 市場環境將難見改觀。分地域來看,北方由於(yu) 溫度下降速度較快,市場需求進入11月後將有明顯下降,而南方在11月上半月或仍有一定支撐。整體(ti) 而言,11月份,市場需求上半月可能有所表現,但隨著天氣入冬,需求會(hui) 加快放緩,企業(ye) 對後市預期也較為(wei) 謹慎。
4、美聯儲(chu) 縮減購債(zhai) 或將對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產(chan) 生積極的影響
北京時間11月4日淩晨兩(liang) 點,美聯儲(chu) 公布11月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決(jue) 議,在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正式啟動了縮減購債(zhai) (Taper)的進程,以降低對市場的刺激力度。按照計劃,美聯儲(chu) 將每月減少150億(yi) 美元的債(zhai) 券購買(mai) 速度。按照美聯儲(chu) 的政策路線,如果每個(ge) 月少買(mai) 150億(yi) 美元,每月合計1200億(yi) 美元的購買(mai) 資產(chan) 規模將在八個(ge) 月內(nei) 告罄,意味著,到明年6月,美聯儲(chu) 將結束在公開市場購債(zhai) 的行動。美聯儲(chu) 開始縮減購債(zhai) ,我們(men) 認為(wei) 將會(hui) 大宗商品市場產(chan) 生一定的積極影響。首先,美聯儲(chu) 開始縮減購債(zhai) ,意味著經濟複蘇得到確認,大宗商品市場需求應該得到提振。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複蘇和通貨膨脹率上升,美聯儲(chu) 官員預計2021年經濟增長將比此前預計更加強勁,決(jue) 策人士表示對在未來幾年內(nei) 實現充分就業(ye) 和穩定物價(jia) 目標充滿信心。美聯儲(chu) 公布決(jue) 議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集體(ti) 跳漲,標普、道瓊斯指數盤中深V反轉,三大指數再度刷新曆史最高點。如果經濟繼續複蘇得到確認,大宗商品市場的需求也會(hui) 隨之增加。其次,美聯儲(chu) 開始縮減購債(zhai) ,意味著美國通貨膨脹嚴(yan) 重,由此產(chan) 生對於(yu) 中國商品進口關(guan) 稅一定變數。美國2021年物價(jia) 一直持續上漲,其中9月份物價(jia) 再度飛漲,推動同比通脹率達到5.4%,為(wei) 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遠高於(yu) 美聯儲(chu) 設定的每年2%的上漲目標。所有這些,都使得美國現政府承認對華貿易“脫鉤”不現實,需要改善對華貿易關(guan) 係。不僅(jin) 如此,美國特朗普時期對於(yu) 中國商品加征的高額關(guan) 稅,無疑也推高了美國物價(jia) 指數。受其影響,預計今後美國之前對於(yu) 中國商品加征關(guan) 稅將會(hui) 有所調整,這有利於(yu) 機電等終端產(chan) 品的出口。此外,美聯儲(chu) 開始縮減購債(zhai) ,將會(hui) 令市場情緒得到提振。最新議息會(hui) 議上,美聯儲(chu) 主席鮑威爾同時強調,開始Taper並不意味著發出加息信號,在加息時間方麵聯儲(chu) “可以有耐心”,現在還不是加息的時候。這番表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美聯儲(chu) 加息的擔憂。與(yu) 此同時,央行也會(hui) 出台相應措施護航經濟穩定增長,因此可以坦然麵對美聯儲(chu) 收緊貨幣政策的負麵衝(chong) 擊。
執筆人: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wei)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