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商務部等8部門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4-17 23:09:59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商務部等8部門關(guan) 於(yu) 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商務、工業(ye) 和信息化、環境保護、農(nong) 業(ye) 、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ye) 管理部、各省會(hui) (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銀監局,华体会登录界面各分支機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要求,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和华体会登录界面決(jue) 定開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現將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決(jue) 策部署,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完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高企業(ye) 、產(chan) 業(ye) 和區域間的協同發展能力,適應引領消費升級,激發實體(ti) 經濟活力,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ti) 思路。

試點包括城市試點和企業(ye) 試點,試點實施期為(wei) 2年。試點城市的主要任務是出台支持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優(you) 化公共服務,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完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並探索跨部門、跨區域的供應鏈治理新模式。試點企業(ye) 的主要任務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協同平台,提升產(chan) 業(ye) 集成和協同水平,帶動上下遊企業(ye) 形成完整高效、節能環保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推動企業(ye) 降本增效、綠色發展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通過城市試點和企業(ye) 試點,在若幹關(guan) 係國計民生、消費升級和戰略新興(xing) 的重點產(chan) 業(ye) ,推動形成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產(chan) 融結合、供需匹配、優(you) 質高效、綠色低碳、全球布局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促進發展實體(ti) 經濟,助力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築牢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堅實基礎。

(三)試點目標。

通過試點,打造“五個(ge) 一批”,即創新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一批整合能力強、協同效率高的供應鏈平台,培育一批行業(ye) 帶動能力強的供應鏈領先企業(ye) ,形成一批供應鏈體(ti) 係完整、國際競爭(zheng) 力強的產(chan) 業(ye) 集群,總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供應鏈創新發展和政府治理實踐經驗。

通過試點,現代供應鏈成為(wei) 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重要領域,成為(wei)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和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載體(ti) 。

二、試點城市重點任務

(一)推動完善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

一是建立健全農(nong) 業(ye) 供應鏈。結合本地特色農(nong) 業(ye) ,優(you) 先選擇糧食、果蔬、茶葉、藥材、乳製品、蛋品、肉品、水產(chan) 品、酒等重要產(chan) 品,立足區域特色優(you) 勢,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供應鏈資源集聚和共享,打造聯結農(nong) 戶、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企業(ye) 和最終消費者的緊密型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構建完善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相互銜接配套的綠色可追溯農(nong)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

二是積極發展工業(ye) 供應鏈。結合本地主導產(chan) 業(ye) ,優(you) 先選擇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推動企業(ye) 打造供需對接、資源整合的供應鏈協同平台,提高產(chan) 業(ye) 協同效率,推動降成本、去庫存和去產(chan) 能,助力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

在與(yu) 消費升級密切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中,優(you) 先選擇家電、汽車、電子、紡織等,推動企業(ye) 構建對接個(ge) 性化需求和柔性化生產(chan) 的智能製造供應鏈協同平台,提高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針對必須搶占製高點的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打造合作緊密、分工明確、集成聯動的政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的供應鏈創新網絡,推進大型飛機、機器人、發動機、集成電路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產(chan) 業(ye) 發展。

三是創新發展流通供應鏈。推動企業(ye) 與(yu) 供應商、生產(chan) 商實現係統對接,構建流通與(yu) 生產(chan) 深度融合的供應鏈協同平台,實現供應鏈需求、庫存和物流實時共享可視。

推動企業(ye) 建設運營規範的商品現貨交易平台,提供供應鏈增值服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傳(chuan) 統實體(ti) 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供應鏈交易平台,促進市場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鼓勵傳(chuan) 統流通企業(ye) 向供應鏈服務企業(ye) 轉型,建設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提供研發、設計、采購、生產(chan) 、物流和分銷等一體(ti) 化供應鏈服務,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推進城市居民生活供應鏈體(ti) 係建設,發展集信息推送、消費互動、物流配送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社區商業(ye) ,滿足社區居民升級消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二)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

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ye) 與(yu) 商業(ye) 銀行、相關(guan) 企業(ye) 等開展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發揮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和動產(chan) 融資統一登記公示係統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為(wei) 資金進入實體(ti) 經濟提供安全通道,為(wei) 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

推動政府、銀行與(yu) 核心企業(ye) 加強係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加強供應鏈金融監管,打擊融資性貿易、惡意重複抵質押、惡意轉讓質物等違法行為(wei) ,建立失信企業(ye) 懲戒機製,推動供應鏈金融市場規範運行,確保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

(三)融入全球供應鏈打造“走出去”戰略升級版。

推動本地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對接並融入全球供應鏈體(ti) 係,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躍升,打造更具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支持和鼓勵企業(ye) 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與(yu) 投資合作,加強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分銷服務網絡、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cang) 等,提高全球範圍內(nei) 供應鏈協同和配置資源的能力,促進重要資源能源、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關(guan) 鍵零部件來源的多元化和目標市場的多樣化。

(四)發展全過程全環節的綠色供應鏈體(ti) 係。

推動深化政府綠色采購,行政機關(guan) 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其他組織應當優(you) 先采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環保產(chan) 品、設備和設施,並建立相應的考核體(ti) 係。研究製定重點產(chan) 業(ye) 企業(ye) 綠色供應鏈構建指南,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jia) 、信息強製性披露等製度,依法依規公開供應鏈全環節的環境違法信息。

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chan) 業(ye) 的發展。加大對綠色產(chan) 品、綠色包裝的宣傳(chuan) 力度,鼓勵開展“快遞業(ye) +回收業(ye) ”定向合作,引導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費理念,培育綠色消費市場。

(五)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供應鏈質量促進體(ti) 係。

加強供應鏈質量標準體(ti) 係建設,推廣《服務質量信息公開規範》和《服務質量評價(jia) 工作通用指南》,建立供應鏈服務質量信息清單製度。加強全鏈條質量監管,開發適應供應鏈管理需求的質量管理工具,引入第三方質量治理機製,探索建立供應鏈服務質量監測體(ti) 係並實施有針對性的質量改進。

引導企業(ye) 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優(you) 化服務流程,為(wei) 客戶提供安全、誠信、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鼓勵企業(ye) 加強供應鏈品牌建設,創建一批高價(jia) 值供應鏈品牌。

(六)探索供應鏈政府公共服務和治理新模式。

以完善政策、優(you) 化服務、加強監管為(wei) 重點,改革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出台相關(guan) 支持政策措施,宣傳(chuan) 推廣供應鏈思維、理念和技術,營造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良好環境。積極打造供應鏈公共服務平台,研究設立供應鏈創新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建設供應鏈科技創新中心,支持供應鏈前沿技術、基礎軟件、先進模式等的研究與(yu) 推廣。加強供應鏈標準體(ti) 係、信用體(ti) 係和人才體(ti) 係等支撐建設。

三、試點企業(ye) 重點任務

試點企業(ye) 應圍繞試點目標,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強與(yu) 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的協同和整合,著力完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促進產(chan) 業(ye) 降本增效、節能環保、綠色發展和創新轉型。

(一)提高供應鏈管理和協同水平。

普及供應鏈思維,完善供應鏈管理製度,加強企業(ye) 信息化升級,加強標準化建設,培養(yang) 供應鏈專(zhuan) 業(ye) 人才,提高與(yu) 上下遊企業(ye) 協同能力,形成分工協作的網絡體(ti) 係,積極“走出去”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構建全球供應鏈,提升全球資源配置效率。

(二)加強供應鏈技術和模式創新。

積極與(yu) 高校、研究機構等開展合作,建設供應鏈研究中心或實驗室,開展供應鏈技術創新和軟硬件研發,推廣應用供應鏈新技術、新模式,促進整個(ge) 產(chan) 業(ye) 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和國際化。

(三)建設和完善各類供應鏈平台。

以平台為(wei) 重要載體(ti) 完善供應鏈體(ti) 係,加強與(yu) 上下遊企業(ye) 實現係統和數據對接,充分發揮供應鏈平台的資源集聚、供需對接和信息服務等功能,構建跨界融合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生態。

(四)規範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

有條件的企業(ye) 可加強與(yu) 商業(ye) 銀行、平台企業(ye) 等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模式,優(you) 化供應鏈資金流,積極穩妥、依法依規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

(五)積極倡導供應鏈全程綠色化。

以全過程、全鏈條、全環節的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優(you) 先采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環保產(chan) 品、設備和設施,促進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

四、組織實施程序

 (一)積極組織申報。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會(hui) 同工業(ye) 和信息化、環境保護、農(nong) 業(ye) 主管部門、人民銀行、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管)部門和原銀監會(hui) 派出機構,建立試點工作協調機製,共同組織本地各城市和企業(ye) 申報,並將《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城市試點方案》(附件1)、《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企業(ye) 申報表》(附件2)以及《申報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單位匯總表》(附件3)(含電子版)一式八份報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申報截止日期為(wei) 2018年 5月31日。

申報城市應擁有較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影響和帶動能力,擁有比較完善的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具有較好的供應鏈發展軟硬基礎設施,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規模較大。自由貿易試驗區可獨立申報。

申報企業(ye) 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較高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較完善的供應鏈管理製度,較強的供應鏈人才力量,建有業(ye) 內(nei) 較大影響的供應鏈平台,對行業(ye) 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示範帶動作用。中央企業(ye) 可由國務院相關(guan) 部門推薦申報,也可直接向商務部申報。

 (二)編製試點方案。

申報試點的城市應編製《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城市試點方案》。實施方案要依托本市優(you) 勢和特色產(chan) 業(ye) ,聚焦一項或多項試點任務,科學謀劃供應鏈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總體(ti) 思路、目標任務、試點內(nei) 容和保障措施。

申報試點的企業(ye) 應按要求填寫(xie) 《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企業(ye) 申報表》。申報企業(ye) 要圍繞試點目標和任務,提出加強供應鏈協同和整合、完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的目標和舉(ju) 措。

(三)確定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ye) 。

商務部會(hui) 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和华体会登录界面共同組織專(zhuan) 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通過競爭(zheng) 性擇優(you) 確定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ye) 。

(四)試點實施並及時報送進展情況。

各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ye) 應每季度上報試點情況。試點取得的重大進展,或遇到的重大問題和困難,應及時報告。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將有關(guan) 情況統一報商務部。試點企業(ye) 是中央企業(ye) 的,由中央企業(ye) 直接上報商務部。

(五)績效評估和經驗總結。

商務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對試點進行中期和終期評估,對於(yu) 中期評估表現優(you) 秀的城市和企業(ye) ,研究給予相關(guan) 激勵政策;根據終期評估結果,對試點效果顯著、績效評估為(wei) 優(you) 的城市授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城市”稱號,對行業(ye) 引領能力強、績效評估為(wei) 優(you) 的企業(ye) 授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稱號。同時總結可複製推廣的實踐經驗。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

要加強試點的組織領導,建立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的工作協調機製,製定試點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各級商務、工業(ye) 和信息化、環境保護、農(nong) 業(ye) 、人民銀行、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管)等部門和原銀監會(hui) 派出機構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試點的組織實施、監督、評估和總結推廣等工作,及時幫助協調解決(jue) 試點的困難和問題。

 (二)加強業(ye) 務指導和政策支持。

鼓勵試點城市整合國家、省級預算內(nei) 投資等各項資金,引導社會(hui) 資本設立供應鏈創新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支持供應鏈創新和應用項目。試點城市有關(guan) 部門在安排相關(guan) 投資時,對於(yu) 符合條件的供應鏈創新發展項目予以傾(qing) 斜。

各級商務、工業(ye) 和信息化、農(nong) 業(ye) 、環境保護和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流通、工業(ye) 、農(nong) 業(ye) 供應鏈以及供應鏈全程綠色化和供應鏈質量標準等方麵的業(ye) 務指導,研究出台相關(guan) 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麵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試點的支持力度。

各級人民銀行和原銀監會(hui) 派出機構要加強對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指導和監督,研究相關(guan) 支持政策,對內(nei) 外資企業(ye) 和機構一視同仁,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優(you) 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ye) 發行公司信用類債(zhai) 券,提高事中事後風險管理水平,推動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

各級商務等行業(ye) 主管部門要指導和支持相關(guan) 行業(ye) 組織探索建立供應鏈績效指數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各地建立供應鏈公共服務平台提供技術支持,為(wei) 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ye) 進行專(zhuan) 業(ye) 指導和業(ye) 務培訓等。

(三)做好宣傳(chuan) 和總結推廣工作。

各級商務、工業(ye) 和信息化、環境保護、農(nong) 業(ye) 、人民銀行、質量技術監督(市場監管)部門和原銀監會(hui) 派出機構要及時梳理總結試點中出現的典型案例,在各類媒體(ti) 進行宣傳(chuan) 報道。試點中形成的先進模式和經驗要及時推廣,擴大試點效果。

六、聯係方式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

聯係人:劉書(shu) 軍(jun)

電話:010-85093706

電子郵箱:liushujun@mofcom.gov.cn

傳(chuan) 真:010-85093680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聯係人:王馨藝

電話:010-68205281       

電子郵箱:wangxinyi@miit.gov.cn

傳(chuan) 真:010-66013568

生態環境部

聯係人:靳  晗

電話:010-66556951

電子郵箱:jin.han@mep.gov.cn

傳(chuan) 真:010-66556157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

聯係人:沈國際

電話:010-59193102

電子郵箱:scsltc@163.com

傳(chuan) 真:010-59193147

人民銀行

聯係人:鄭小駒

電話:010-66199598

電子郵箱:zxiaoju@pbc.gov.cn

傳(chuan) 真:010-66016647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聯係人:段麗(li) 娟 井  琛

電話:010-82260478010-82260480

電子郵箱:fwyzlc@aqsiq.gov.cn

傳(chuan) 真:010-82260309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聯係人:蔡  幸

電話:010-66278324

電子郵箱:caixing@cbrc.gov.cn

傳(chuan) 真:010-66299116

华体会登录界面

聯係人:金  蕾

電話:010-58566588-108

電子郵箱:jinl@chinascm.org.cn

傳(chuan) 真:010-58566579

附件:1.《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城市試點方案》編製提綱點擊下載點擊下載(26.87 KB)

   2.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企業(ye) 申報表點擊下載點擊下載(29.96 KB)

   3.申報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單位匯總表點擊下載點擊下載(26.43 KB)

商務部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   人民銀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8年4月10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