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7 15:32:56 科技信息部

2017年,世界主要經濟體(ti) 普遍呈現穩步複蘇態勢,製造業(ye) 回暖,需求轉旺,全球範圍去產(chan) 能對緩解供應過剩起到了積極作用,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總體(ti) 相對穩定。國內(nei) 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生產(chan) 資料市場規模穩步回升,供需兩(liang) 旺,產(chan) 銷銜接順暢,價(jia) 格在波動中保持上漲,企業(ye) 效益有所改善。
一、2017年生產(chan) 資料市場運行特點:
(一)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2017年,經濟增速穩中趨升,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增強、效益提高、協同性改善。製造業(ye) PMI指數一直保持在51%以上,全年平均值為(wei) 51.6%,高於(yu) 上年1.3個(ge) 百分點;整體(ti) 走勢平穩,波動較小,各月同均值水平的離差基本上在0.5個(ge) 百分點之內(nei) 。供需平衡增長,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形勢良好。在宏觀經濟和製造業(ye) 運行穩中向好態勢的帶動下,生產(chan) 資料市場銷售狀況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據初步估算,2017年全年生產(chan) 資料銷售總額達到67.3萬(wan) 億(yi) 元,可比價(jia) 同比增長5.3%,較上年同期收窄2個(ge) 百分點。從(cong) 全年走勢來看,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平穩,第四季度受上年末基數較高影響有小幅下滑。
(二)市場供需兩(liang) 旺,產(chan) 銷銜接順暢
2017年前三季度,市場供給持續增長,大宗商品供給指數連續九個(ge) 月保持擴張態勢;四季度受冬季環保限產(chan) 政策影響略有收縮。全年來看,供給指數平均水平達到105.1%,表明在價(jia) 格明顯回升和高利潤的刺激下,企業(ye) 生產(chan) 積極性增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上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工業(ye) 增加值達28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個(ge) 百分點。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經濟效益大幅改善。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比上年提高12.5個(ge) 百分點,為(wei) 2013年以來最高增長水平。“三去一降一補”紮實推進。鋼鐵、煤炭年度去產(chan) 能任務圓滿完成。全國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77.0%,創5年新高。特別是隨著去產(chan) 能成效的顯現,近幾年比較困難的原材料工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落後產(chan) 能的退出不僅(jin) 推動了國內(nei) 生產(chan) 資料行業(ye) 的優(you) 化升級,同時也對市場回暖、價(jia) 格回升產(chan) 生了重要作用。
從(cong) 消費端來看,2017年我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生產(chan) 資料市場的需求。初步核算,2017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82.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9%,增速提高0.2個(ge) 百分點,超過預期。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比上年增長7.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0%,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增長7.0%。總體(ti) 來看,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優(you) ”的發展態勢明朗,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生產(chan) 資料市場需求基礎良好。雖然受到環保督查、商品價(jia) 格過快上漲、原料成本走高等因素影響,下遊消費需求有所波動,但總體(ti) 來看,需求持續改善。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全年平均達到105%的較高水平。其中,鋼鐵和汽車銷售指數分別達到108.3%和106.3%。
與(yu) 此同時,受全球經濟持續溫和複蘇、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生產(chan) 資料市場供需兩(liang) 旺的影響,2017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liang) 年下降的局麵。其中,出口15.33萬(wan) 億(yi) 元,增長10.8%;進口12.46萬(wan) 億(yi) 元,增長18.7%;貿易順差2.87萬(wan) 億(yi) 元,收窄14.2%。特別是與(yu) 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我國對俄羅斯、波蘭(lan) 和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3.9%、23.4%和40.7%,均高於(yu) 總體(ti) 增幅。各生產(chan) 資料品種表現也較為(wei) 突出。2017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8.95萬(wan) 億(yi) 元,增長12.1%,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4%。其中,汽車出口增長27.2%。鐵礦砂、原油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jia) 齊升。2017年,我國進口鐵礦砂10.75億(yi) 噸,增長5%;原油4.2億(yi) 噸,增長10.1%;成品油2964萬(wan) 噸,增長6.4%。同期,我國進口價(jia) 格總體(ti) 上漲9.4%。其中,鐵礦砂進口均價(jia) 上漲28.6%,原油上漲29.6%,成品油上漲25.3%,銅上漲28%。
(三)流通環節庫存壓力猶在
大宗商品庫存指數顯示,2017年除1月份外,指數連續11個(ge) 月保持擴張走勢,全年平均達到104.9%。雖然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由於(yu) 高利潤使得生產(chan) 持續處於(yu) 高位,消費端回暖也難以令庫存積壓的狀態得到明顯緩解,庫存壓力猶在。
從(cong) 中國倉(cang) 儲(chu) 指數來看,2017年期末庫存指數均值為(wei) 51.8%,較2016年高出1.9個(ge) 百分點,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均值為(wei) 52.1%,低於(yu) 2016年1.7個(ge) 百分點。從(cong) 數據來看,在周轉效率保持高效的基礎上,庫存明顯增加,表明2017年終端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增長明顯,特別是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明顯,不過隨著庫存持續積聚,當前大宗商品市場供應壓力有所加大,後期如果需求不能持續消化不斷增長的庫存,市場將麵臨(lin) 較大的調整風險。
(四)市場價(jia) 格波動中上漲
2017年,受供需關(guan) 係改善與(yu) 成本增加雙重推動,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呈現較為(wei) 強勁的上揚態勢。從(cong) 全年走勢來看,略有波動,經曆了先升後降又升的過程。但整體(ti) 來看,與(yu) 上年相比,回升仍然較為(wei) 明顯。1-12月,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累計同比上漲19.9%,該數據上年同期為(wei) 下降1.6%。具體(ti) 來看:
2017年1-2月份,經濟開局良好,供需較為(wei) 均衡,行業(ye) 基本麵保持恢複性回升,結構優(you) 化繼續深入發展。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小幅上漲,1、2月分別回升1.1%和1.6%。
進入3月份以後,在傳(chuan) 統旺季影響下,生產(chan) 資料市場整體(ti) 需求表現較為(wei) 樂(le) 觀,企業(ye) 效益持續改善,生產(chan) 擴張意願增強,生產(chan) 增速回升明顯加快。加之國際油價(jia) 連續下跌影響,國內(nei) 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連續四個(ge) 月小幅下跌,3-6月份分別下降0.3%、0.4%、0.6%和0.7%。
下半年,生產(chan) 資料市場運行中的有利因素較多。一是外部環境相對較好,世界經濟保持溫和複蘇態勢,力度、廣度和穩定性好於(yu) 往年。美元指數低位震蕩,也利好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二是市場需求淡季不淡,商品銷售情況良好。三是成本上漲導致供應增長放緩。四是產(chan) 銷銜接正常,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因此,市場價(jia) 格結束之前連續四個(ge) 月小幅回落的走勢,下半年呈現持續上漲的走勢。7月份止跌反彈,環比回升1.3%。8-9月連續上漲,分別回升3.6%、2.2%。特別是鋼鐵、有色金屬行業(ye) 受環保督查、新排汙標準、地條鋼清理、螺紋生產(chan) 許可證核查等因素影響,供應收縮,價(jia) 格環比上漲幅度較為(wei) 明顯。鋼材、有色金屬價(jia) 格8月份環比分別上漲8.6%和8.3%。進入四季度,市場需求繼續回暖,采購、生產(chan) 等經營活動積極。但隨著產(chan) 量的持續增長,庫存開始積聚,供應壓力有所加大。市場價(jia) 格繼續上漲,但上漲速度略有放緩,市場價(jia) 格過快上漲的局麵有所緩解。10-12月市場平均價(jia) 格分別上漲0.9%、1.1%和2.0%。
(五)企業(ye) 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受市場供需結構改善、價(jia) 格持續回升影響,生產(chan) 資料流通企業(ye) 效益有所改善,多項指標好於(yu) 去年同期。2017年,營業(ye) 收入規模繼續增長;企業(ye) 整體(ti) 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回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平均勞動效率和周轉效率等效益效率相關(guan) 指標好於(yu) 去年同期及年初水平;行業(ye) 總資產(chan) 和流動資產(chan) 均有所回升;舉(ju) 債(zhai) 經營比率有所下降。
據對重點生產(chan) 資料流通企業(ye) 調查情況顯示,2017年1-11 月份,累計實現營業(ye) 收入11949.4 億(yi) 元,同比增長9.6%,企業(ye) 整體(ti) 營業(ye) 規模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8.7 億(yi) 元,同比大幅增長為(wei) 166.1%;平均勞動效率同比增長11.9%;整體(ti) 銷售利潤率為(wei) 1.33%,同比增長0.78 個(ge) 百分點;整體(ti) 成本費用利潤率為(wei) 1.36%,同比增長0.80 個(ge) 百分點。企業(ye) 經營效益好於(yu) 去年同期,盈利能力明顯增強。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營業(ye) 成本有所下降。每百元營業(ye) 收入中的成本構成為(wei) 93.9%,比去年同期下降0.8個(ge) 百分點。企業(ye) 整體(ti) 流動比率為(wei) 114.84%,同比回升9.38 個(ge) 百分點;行業(ye) 整體(ti) 應收賬款為(wei) 1332.3 億(yi) 元,同比下降4.0%;整體(ti) 平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為(wei) 81.8%,同比下降3.7 個(ge) 百分點。表明企業(ye) 整體(ti) 資產(chan) 流動性有所提高,短期償(chang) 債(zhai) 能力增強,且收賬速度有所加快,帳齡縮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風險。
二、2018年生產(chan) 資料市場走勢預判
2018年1-2月份,受嚴(yan) 寒天氣和春節因素影響,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雙弱,特別是需求回落幅度更加明顯,供大於(yu) 求的壓力有所顯現,庫存增幅超預期。後期在生產(chan) 企業(ye) 複產(chan) 、美聯儲(chu) 加息以及國內(nei) 資金變化等多重利空影響下,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特別是天氣的變化也將對需求端產(chan) 生影響。不過隨著全球經濟持續複蘇、環保政策趨嚴(yan) 、節後需求逐漸恢複等利多因素的支撐下,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仍將逐步回歸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
(一)全球經濟持續複蘇,中國政策改革推進
2018年,全球經濟政策將麵臨(lin) 更多不確定性,而我國則仍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之一,考慮到國內(nei) 經濟將以求穩為(wei) 主,預計中國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將有所回落,而製造業(ye) 投資回暖與(yu) 基建的高增長則支撐國內(nei) 投資增速相對平穩,而2018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將進行一定調整,以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
從(cong) 國際市場上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ti) 美國複蘇勢頭良好,美聯儲(chu) 聲明2018年預計升息三次,但是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交易員預計2018年隻有兩(liang) 次加息,分別是在3月份和9月份,這種官方預期與(yu) 市場解讀的差距需要逐步調和。而分析美聯儲(chu) 未來的加息的路徑,離不開對美國經濟結構、就業(ye) 以及通脹走勢的討論,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下共和黨(dang) 人鮑威爾出任美聯儲(chu) 新任主席,2018年特朗普經濟政策傾(qing) 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將不容忽視。
從(cong) 特朗普的政策主張來看,其主要主張包括減稅、基建、增加國防支出及貿易保護主義(yi) ,若按其政策計劃調整後,美國2018年有望推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包含減稅與(yu) 增加基建開支及增加國防支出將拉動美國經濟增長與(yu) 通脹加速,但上述政策計劃增加開支減少稅收,將使得美國政府的債(zhai) 務上限問題更突出,同時特朗普主張的貿易保護政策雖短期刺激美國實體(ti) 經濟,但將推動全球貿易更激烈矛盾,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增速,對於(yu) 大宗商品而言,美國財政政策刺激或拉動需求,同時通脹預期將加大,這將利好大宗商品價(jia) 格。
大宗商品價(jia) 格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中國供給側(ce) 改革政策近年來快速收縮供給,同時特朗普的大規模基建計劃拉動需求,疊加全球能源價(jia) 格呈現回升態勢,全球通脹預期重現利好大宗商品配置。未來大宗商品的價(jia) 格主要取於(yu) 特朗普新政能否落,以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
從(cong) 中國經濟來看,由於(yu) 供給側(ce) 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ye) 以及製造業(ye) 的回暖帶動2017年經濟的整體(ti) 回升,2017年中國GDP刷新了2010年以來的新高,超出市場預期。2018年“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ce) 改革思路將繼續得以貫徹,2017年在推進“三去”的過程中,由於(yu)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避重就輕的問題,因而湧現出諸多矛盾:“去產(chan) 能”以行政化產(chan) 量控製為(wei) 主,導致上遊行業(ye) 價(jia) 格飆漲,與(yu) “降成本”相悖。2017年中央強調落實“確保產(chan) 能真去真退”,隨後實體(ti) 行業(ye) 去產(chan) 能呈現加速跡象。2018年政策的重心還在供給側(ce) 改革,但過程還有待更多觀察。
從(cong) 行業(ye) 周期來看,大宗商品價(jia) 格大底已構築,但牛市並非一蹴而就,商品供大於(yu) 求情況暫時改善,產(chan) 業(ye) 鏈庫存逐步消耗,企業(ye) 利潤有複蘇態勢,以鋼鐵、有色金屬價(jia) 格為(wei) 代表的大宗商品隨著產(chan) 業(ye) 洗盤重整而出現價(jia) 格回升,一些企業(ye) 在去產(chan) 能、去杠杆、現金流偏緊和財務成本高企中被迫退出,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ye) 的采選、冶煉及延壓加工行業(ye) 投資持續下滑,而政策性刺激市場化調整交織,在供給側(ce) 改革背景下,產(chan) 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二)地方投資和節後開工對大宗商品市場形成有力支撐
2018年初,全國各地紛紛推出了重大項目投資規劃,其中河南、江西、湖北、福建、貴州、河北等省份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總規模均超過萬(wan) 億(yi) 元,投資重點為(wei)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山東(dong) 尤為(wei) 突出,其900個(ge) 重大項目概算總投資達4萬(wan) 億(yi) 元。
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聽取雄安新區建設規劃報告,習(xi) 近平主持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hui) 議指出,要努力打造智能新區,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區,努力打造高效發展新區;會(hui) 議要求適時啟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雄安新區建設在新年伊始就由最高層進行布局,各項建設將會(hui) 加速啟動,對大宗商品整體(ti) 需求形成利好。
另外,數據顯示,1-2月挖掘機銷量同比有望超過50%以上的增速,意味著春季建築業(ye) 需求良好。而從(cong) 近期舉(ju) 辦的挖掘機促銷展會(hui) 來看,3月份挖掘機銷量預期同比增幅可能在30%至50%。挖掘機銷量可反映建設開工率,迅速走高的挖掘機銷量表明今年建設開工狀況預期良好。春節假期結束後,各地企業(ye) 和工地全麵開工或複工,前期積壓的訂單和建設項目逐步進入狀態,預期3月份大宗商品市場需求將得以集中釋放。
此外,今年的一些特殊情況可能使得春季需求恢複力度超出預期。一方麵,冷冬疊加采暖季限產(chan) 限製了部分工地開工,天氣轉暖之後,這部分需求或加速釋放。另一方麵,今年環保政策將進一步趨嚴(yan) ,冬季采暖季限產(chan) 料將繼續執行,且市場對此有一致預期,所以一些建築工程的工期將會(hui) 向前趕,這會(hui) 進一步推動春季需求的釋放。
(三)美元反彈壓製大宗商品市場
2017年,美國經濟持續複蘇,美聯儲(chu) 全年加息三次並開始縮減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但是美元指數自2017年以來持續走低,跌幅超過10%,2月份美元指數一度跌至88.24,創2015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美元下跌主要原因在於(yu) 歐元區經濟複蘇更為(wei) 強勁,歐元持續走強。貨幣政策方麵,歐元區開始逐步縮減QE規模並考慮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加拿大、韓國等國家也進入加息通道,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導致美元受資金追捧程度有所下降。
但近期美元指數呈現反彈走勢。一方麵,美國通脹有所回升,美國1月名義(yi) 與(yu) 核心CPI的環比及同比漲幅均超預期,為(wei) 市場帶來了美國通脹回升的證據,此前公布的1月非農(nong) 薪資同比漲幅也超預期。2月22日淩晨公布的FOMC會(hui) 議紀要顯示,多位美聯儲(chu) 官員暗示上調近期增長預期,幾乎所有官員仍預計通脹會(hui) 達到目標。大多數官員預計,經濟走強增加了未來加息可能性。市場對美聯儲(chu) 今年會(hui) 加息3次的預期更為(wei) 強烈。另一方麵,美聯儲(chu) 3月加息基本板上釘釘,市場或將出現“買(mai) 預期”的現象,美元指數短期有望繼續反彈,對於(yu) 大宗商品市場有一定壓製。
(四)國內(nei) 資金狀況的變化對後期市場行情或將產(chan) 生影響
2018年國內(nei) 的貨幣環境將呈現中性略偏緊的態勢,強調企業(ye) 金融去杠杆。春節後建築工程投資的啟動資金狀況如何,將成為(wei) 影響市場需求強度和節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PPP項目(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的資金到位情況。目前,作為(wei) PPP項目主要的資金供給方——銀行對新增PPP項目持謹慎態度,有的銀行已經暫停新增PPP項目。據上海市一大型央企PPP項目負責人透露,現在要想獲得銀行資金,至少要滿足一個(ge) 前提條件,即項目必須入選財政部示範項目庫。這意味著項目本身要有好的現金流,而非全部依賴政府購買(mai) 。因此,資金供給存在不確定性,將直接波及大宗商品市場行情走勢。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2018年全球經濟環境延續複蘇趨勢,全球跨境直接投資趨於(yu) 樂(le) 觀;國內(nei) 經濟具備高質量發展基礎,PMI指數變化整體(ti) 穩定,消費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依然較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將持續顯現。預計大宗商品市場整體(ti) 供需形勢將保持平穩向好態勢,價(jia) 格仍有上升空間。但由於(yu) 美元走強、全球化受阻、地緣政治和資金偏緊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價(jia) 格上漲速度或將有所放緩,並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波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