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蔡進:推進我國現代供應鏈創新與實踐的現實意義

發布時間:2017-10-24 10:05:26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蔡進
在“2017中歐全球供應鏈高峰論壇”的發言

 

非常感謝趙先德教授邀請我到中歐商學院來和眾(zhong) 多供應鏈知名教授、專(zhuan) 家、企業(ye) 家一起交流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發展。今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出台了84號文件《關(guan) 於(yu) 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這將極大地推動我國現代供應鏈創新與(yu) 實踐進入一個(ge) 新的發展階段,也表明我國經濟在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進入到供應鏈創新時代。借此機會(hui) ,我談幾點個(ge) 人的認識。

一、要從(cong)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宏觀視野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現代供應鏈的內(nei) 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是現代供應鏈。應該說,“現代”這兩(liang) 個(ge) 字為(wei) 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實踐賦予了明顯的時代特征。現代供應鏈是現代經濟體(ti) 係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現代供應鏈可以推進中國經濟新動能的創新。具體(ti) 來說現代供應鏈至少要把握住以下幾個(ge) 方麵的內(nei) 涵。

一是相對與(yu) 我國傳(chuan) 統的發展方式和生產(chan) 組織方式,供應鏈本身就是現代的,是現代發展方式的創新。供應鏈與(yu) 我國傳(chuan) 統的發展模式和生產(chan) 經營組織形態最根本區別就在於(yu) :傳(chuan) 統生產(chan) 組織方式是需求驅動的,通過需求規模擴張獲得經濟發展。而現代供應鏈是以供給驅動為(wei) 特征,通過供給側(ce) 質量提高和效率提高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這兩(liang) 種模式的立足點、著眼點不一樣。基於(yu) 過去傳(chuan) 統以需求驅動為(wei) 特征生產(chan) 組織方式來講,供應鏈是現代的。供應鏈的創新適應了我國經濟高由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或者說隻有供應鏈的經濟組織形態才能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的增長,所以說,供應鏈代表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轉折。這對於(yu) 中國未來新型現代經濟體(ti) 係建設至關(guan) 重要。

二是從(cong) 供應鏈本身發展階段來講,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實踐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發展現代的供應鏈。供應鏈在全球有幾十年發展曆史,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一定階段,相對成熟。中國現在發展供應鏈,要吸收供應鏈核心功能、核心內(nei) 涵、核心理念,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超越發展,進入供應鏈發展的新階段,即現代供應鏈階段。

相對傳(chuan) 統供應鏈,現代供應鏈的一個(ge) 重要標誌就是“智慧化”“數字化”。從(cong) 上個(ge) 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信息化時代,極大推動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然而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類開始進入智慧化的新時代。未來人類還會(hui) 在智慧化發展的基礎上,進入數字化發展時代。我們(men) 當前處於(yu) 由信息化進入智慧化時代的開端,發展供應鏈既要建立其核心功能如整合、優(you) 化、協同,形成其核心理念如包容、開放、共享,落實其基本目標如降成本提升效率,更要適應智慧化要求,發展智慧化和數字化供應鏈,把握住現代供應鏈發展的大方向。

三是現代供應鏈實現目標也在傳(chuan) 統供應鏈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延伸。傳(chuan) 統供應鏈的目標是對現有存量降成本、提高效率,由此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現代供應鏈在完成傳(chuan) 統目標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供應鏈創新發展,改造供給體(ti) 係創造新的價(jia) 值、新的財富、新的動能。所以,習(xi) 總書(shu) 記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現代供應鏈作為(wei) 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形成新動能一個(ge) 重要抓手。

四是習(xi) 總書(shu) 記提出的現代供應鏈將供應鏈創新發展由微觀引向宏觀。供應鏈從(cong) 微觀層麵走向宏觀層麵,這本身也是現代的。過去談供應鏈多是在微觀層麵。雖然供應鏈是從(cong) 企業(ye) 微觀經營組織著手,但是供應鏈發展到今天必然走向宏觀。從(cong) 全球來看,人類共同目標是構建人類共同命運體(ti) ,關(guan) 鍵在於(yu) 實現人類的互聯互通。而在實現人類互聯互通的過程中,最根本的支撐力量就是全球供應鏈,這是宏觀層麵的事情。中國在創新和發展供應鏈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微觀供應鏈發展,更要考慮宏觀供應鏈發展。既要從(cong) 微觀層麵推動企業(ye) 內(nei) 部和企業(ye) 之間的組織協同,更要在宏觀層麵推動產(chan) 業(ye) 之間,地區之間的組織協同,真正從(cong) 經濟組織形態上解決(jue) 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現代供應鏈的創新與(yu) 實踐就是要把微觀供應鏈與(yu) 宏觀供應鏈有機結合起來,構建中國供應鏈宏觀體(ti) 係。

二、要從(cong) 宏觀層麵深刻把握中國新時代發展供應鏈的基本趨勢和現實意義(yi) 。
    1、創新與(yu) 實踐現代供應鏈是降本增效、提高發展質量的根本路徑。

過去我們(men) 說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wei) 中高速增長,核心關(guan) 注的是速度。而習(xi) 總書(shu) 記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經濟開始由高速增長進入到高質量增長,核心關(guan) 注的是質量。提高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必然要求經濟增長方式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速度要服務於(yu) 質量提升。事實上,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要追求GDP高速已經不現實了,換句話說過去那種傳(chuan) 統規模速度型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適應於(yu) 新時代發展要求,所以要通過提高質量來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效益和效率。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核心首先是降成本。從(cong) 宏觀經濟運行角度來講,成本主要有三個(ge) 方麵: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不可逆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雖然有波動,但由於(yu) 原材料的稀缺性,長期來看其上升趨勢也是不可逆的。那麽(me) ,降成本的重點就在於(yu) 降低物流成本。從(cong) 生產(chan) 到銷售、消費的每一個(ge) 環節,都必須通過物流作業(ye) 才能實現,在完成每一個(ge) 環節物流作業(ye) 過程中形成的成本都是物流成本。國際上有一個(ge) 通用的概念是物流成本與(yu) GDP比率。2016年中國物流成本是11.1萬(wan) 億(yi) ,與(yu) GDP的比率14.9%。這個(ge) 比率全球平均是13%,美國是8%-9%,日本是8%左右。橫向比較,中國物流成本與(yu) 發達國家比高得多,降成本的空間巨大。如果物流成本占GDP比率從(cong) 14.9降低到8%,那麽(me) 物流成本就能下降幾萬(wan) 億(yi) 。

目前,我國從(cong) 宏觀到微觀,從(cong) 政府到企業(ye) ,對於(yu) 降成本特別是降低物流成本形成了廣泛的共識。今年8月份,國務院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意見》,這次國務院出台的84號文件《關(guan) 於(yu) 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正進一步明確了降成本的實現條件和根本途徑。

當前,降低物流成本有三條途徑。一是優(you) 化經濟結構。美國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20年間通過結構優(you) 化,發展服務業(ye) ,服務業(ye) 占GDP比率增長一個(ge) 百分點,物流成本占GDP比率降低0.56個(ge) 百分點。我們(men) 也對中國發展服務業(ye) ,通過優(you) 化結構降低物流成本做了測算,從(cong) 1991年到2016年服務業(ye) 占GDP比率每增長一個(ge) 百分點,物流成本也下降近0.5個(ge) 百分點。2012年到2016年,中國物流成本從(cong) 18%已經回落到14.9%。可以說這一時期物流成本下降主要是通過優(you) 化經濟結構所帶來的。然而,經濟結構的優(you) 化是有邊界的,需要保持在一個(ge) 科學適度的比例。因而通過經濟結構優(you) 化降低物流成本也會(hui) 有邊界。美國服務業(ye) 占到GDP的70%-80%,現在又提出回歸製造業(ye) 。中國既要吸取美國經驗,也要反思美國過度發展服務業(ye) 的問題。我個(ge) 人認為(wei) 我國服務業(ye) 占GDP為(wei) 6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要留出一定空間從(cong) 供給側(ce) 的角度提升製造業(ye) ,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創新含量,價(jia) 值含量。但以降成本為(wei) 驅動推進經濟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無疑使轉型升級得到深入。降低成本的第二個(ge) 途徑就是政府通過減稅減費降,營造良好的物流環境降低製度性成本。在這方麵國務院以及有關(guan) 部門采取了一係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降低物流成本的第三條途徑,也是最根本的途徑就是生產(chan) 與(yu) 物流組織形態的創新,即創新與(yu) 發展供應鏈。目前單個(ge) 企業(ye) 已經很難把物流成本降下來。唯有通過供應鏈創新,整合資源、優(you) 化流程、協同來降低成本。供應鏈的基本功能一個(ge) 是整合。單個(ge) 企業(ye) 自己獨立運營的時候,每一個(ge) 企業(ye) 要有倉(cang) 庫,10個(ge) 企業(ye) 就有10個(ge) 倉(cang) 庫,從(cong) 供應鏈角度來講是資源的重複配置。如果將10個(ge) 企業(ye) 整合到供應鏈平台上,可能1個(ge) 或者2個(ge) 倉(cang) 庫就能滿足10個(ge)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需要。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實現資源優(you) 化,資源優(you) 化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供應鏈第二個(ge) 基本功能是優(you) 化,過去每家企業(ye) 需要有10個(ge) 流程甚至更多,單獨的10家企業(ye) 就需要有100個(ge) 流程。如果整合到供應鏈平台上,可將一些重複的流程優(you) 化,生產(chan) 經營效率就會(hui) 提高,成本就降低了。供應鏈第三個(ge) 基本功能是協同,尤其是產(chan) 業(ye) 之間協同。過去中國企業(ye) 不是按照上下遊戰略協同來安排生產(chan) 、釋放產(chan) 能,而是按市場需求。短缺經濟時代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產(chan) 能也不斷擴張,不斷釋放。但市場需求不是永恒的而是波動的,依據市場需求來設計和釋放產(chan) 能,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產(chan) 能過剩。而通過供應鏈的創新,將企業(ye) 之間、產(chan) 業(ye) 之間、地區之間有序的、能動的協同起來,就能避免產(chan) 能過剩,避免成本浪費。可以說,降低物流成本的結果必然走向供應鏈創新,換句話說,供應鏈創新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途徑。當然,通過創新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不是要一味追求成本下降,而是要將成本控製在一個(ge) 合理適度水平。這個(ge) 合理適度水平能保證供應鏈有序、敏捷、高效運行。這是推進我國供應鏈創新與(yu) 發展的第一個(ge) 現實意義(yi) 。

2、創新與(yu) 實踐現代供應鏈是創造新價(jia) 值、新財富、新動能的重要抓手。

供應鏈創新不僅(jin) 僅(jin) 是停留在降成本、控成本的階段。供應鏈創新進一步深入是要推動創造新價(jia) 值,形成新動能。現在全球都在廣泛應用互聯網,美國提出“工業(ye) 互聯網”,德國提出“工業(ye) 4.0”,這些國家發展互聯網主要是從(cong) 供給側(ce) 驅動,以提供有效供給,創造新的消費。比如依托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從(cong) 供給側(ce) 驅動,將計算機技術從(cong) 機房搬到家庭,有了家庭用的PC機,再從(cong) 家庭搬到老百姓口袋裏,有了手機,有了移動智能終端,這就是通過提供有效供給,創造新需求,新的消費,從(cong) 供給側(ce) 為(wei) 廣大用戶創造了新的消費空間。我國現在互聯網平台發展十分普及,但我國互聯網的應用主要是需求驅動,往往隻是對現有需求整合和放大,並沒有創造新的供給體(ti) 係,提供有效供給,形成創新需求。這種對現有需求的整合與(yu) 放大是有天花板的,是有邊界的,在很短時間內(nei) 就會(hui) 形成“需求固化”。在這一點上,我們(men) 對於(yu) 互聯網的應用,在理念上,在頂層設計方麵與(yu) 人家有差距,這種差距若幹年後就會(hui) 顯現出來。供應鏈的本質就是創新供給體(ti) 係,優(you) 化供給質量,發展現代供應鏈必然要以供給側(ce) 驅動,完善供給體(ti) 係,創新有效供給,為(wei) 老百姓創造新的消費空間,從(cong) 而創造新價(jia) 值、新財富、新動能。

3、創新與(yu) 實踐現代供應鏈是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全球化進程的關(guan) 鍵支撐。

習(xi) 總書(shu) 記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促進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中國也正在在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全球化進程。而我國參與(yu) 全球治理一個(ge) 重要的支撐體(ti) 係就是供應鏈。隻有構建高效協同的全球供應鏈體(ti) 係,以此作為(wei) 支撐和後盾,中國企業(ye) 才能在“走出去”的進程中穩步發展,中國才能在全球治理體(ti) 係中把握更多的主動權。推進人類的經貿交往、人文交往的互聯互通最根本,最基礎的就是基於(yu) 全球化的供應鏈。所以,從(cong) 全球化的進程看,構建一個(ge) 包容開放、高效有序、共建共享的供應鏈體(ti) 係,意義(yi) 更重大更長遠。

4、創新與(yu) 實踐現代供應鏈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與(yu) 發展的時代要求。

習(xi) 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現代供應鏈體(ti) 係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時代的要求。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同樣需要有強大的現代供應鏈作為(wei) 基礎。

三、要從(cong) 戰略創新的角度深刻領會(hui) 與(yu) 把握現代供應鏈的宏觀定位。
    習(xi) 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國務院出台的《關(guan) 於(yu) 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基本形成了我國供應鏈宏觀體(ti) 係。這個(ge) 宏觀體(ti) 係定位非常明確:一是明確了創新與(yu) 發展現代供應鏈的基本目標,就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二是明確了供應鏈創新與(yu) 發展的宏觀任務就是降低成本,創造新價(jia) 值,創造新動能;三是明確了現代供應鏈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組織形態創新的根本途徑之一;四是明確推動現代供應鏈由微觀層麵向宏觀層麵發展,把微觀供應鏈創新與(yu) 宏觀供應鏈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微觀供應鏈的深入發展,也有利於(yu) 打造宏觀供應鏈的發展基礎。

總之,我國開始進入現代供應鏈創新與(yu) 發展的新時代,我們(men) 一定要把握住當前的大好時機,為(wei) 創新與(yu) 發展現代供應鏈做出貢獻。

謝謝各位!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