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平台經濟下,物流產業的智慧聯接與融合
發布時間:2016-07-05 08:30:57 網絡事業(ye) 部

平台經濟下,物流產(chan) 業(ye) 的智慧聯接與(yu) 融合
——在2016(第八屆)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上的致辭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長 何黎明
2016年7月2日
各位來賓、同誌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素有“北國春城”之稱的長春,參加2016(第八屆)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首先我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對參加本次大會的各位來賓、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春市人民政府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國正處於增速趨緩、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重要拐點。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發展新引擎,助推中國“新經濟”發展。去年7月,國務院發出《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推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提出了“互聯網+高效物流”等11項重點行動。通過對傳統物流業的互聯網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塑發展生態圈,這種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產業互聯網化正在成為發展新方向。其中,以去中間化、去中心化和去邊界化為特征的平台經濟的興起,為優化物流鏈條、推動跨界融合、促進市場集中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次會議以“平台經濟下,物流產業的智慧聯接與融合”為主題,就是要探討在“新經濟”時代,“互聯網+”對物流業細分領域的市場機遇和發展趨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積極的實踐指導意義。
當前,我國物流業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19.2萬億元,“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長8.7%,社會物流需求規模持續擴大。受國民經濟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從增長速度看,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趨穩,物流業增速持續放緩。1-5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86.4萬億元,同比增長6.1%。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18萬億元,同比增長2.6%。各項指標與上年相比增幅均有所下降。調研顯示,今年上半年,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長,但增幅普遍放緩,多數企業利潤率有所下降。從需求結構看,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物流需求保持了較快增長,1-5月,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為2632億元,同比增長47.3%。快遞、電商、冷鏈物流需求較為旺盛。生產資料類需求增勢減弱。1-5月,工業品物流總額為80.6萬億元,同比增長5.9%。煤炭、鋼鐵、建材等大宗生產資料物流需求持續低迷。從資源條件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對物流運作的“硬約束”開始減緩,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約束越來越明顯,資源環境負擔進一步加重,各種隱性成本的外部化正在快速抬高物流成本。從增長動力看,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特別是“互聯網+高效物流”成效顯著,平台型物流企業快速興起。
今年是“十三五”時期的開局之年。總體來看,“十三五”時期,物流業增速將繼續保持趨穩放緩態勢,行業進入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的發展新階段,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動能培育壯大,行業逐步從追求規模速度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十三五”時期,我國物流業將聚焦“高效、集約、連通、創新、協調和改革”等六大戰略重點。
一是打造高效物流服務體係。效率提升替代成本降低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產業發展的著力點。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裝備設施,增強物流的自動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引導物流集約發展。要通過兼並重組、平台整合、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整合分散物流資源,促進市場優化配置,提高市場集中度。三是實現設施連通、網絡互通、信息暢通。要抓住多式聯運發展機遇,推動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貨運的網絡對接和業務銜接。四是創新物流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要推行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等多種運輸組織方式,加強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五是統籌區域、國際、國內物流協調發展。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兼並重組,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體係。六是深化物流管理體製改革。要進一步理順政府關係,建立統一高效的物流管理體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各位來賓,同誌們: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一直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支撐。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回顧2015年,我國物流信息化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信息化投資逐年增長。當前,市場投資方向正處於調整的關鍵時期,信息化相關投資顯著增長。2015年物流信息化監測顯示,物流企業在信息化上的投資力度加大。2015年,大部分企業都有信息化方麵的投資,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信息化投資率超過10%。除構建內部信息係統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重點。物流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物流業各個環節和領域,為物流互聯網轉型奠定了信息基礎。
二是新技術加快推廣應用。當前,正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時期,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物流行業得到推廣應用。嵌入物聯網技術的物流設施設備快速發展,車聯網技術從傳統的車輛定位向車隊管理、車輛維修、智能調度、金融服務延伸。雲計算服務為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利好。大數據分析幫助快遞企業預測運力需求,緩解了“雙11”等高峰時期的“爆倉”問題,各項新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取得積極成效。
三是信息技術應用成效顯著。近年來,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移動信息服務、智能交通和位置服務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應用效果明顯。2015年物流信息化監測顯示,物流企業信息化應用KPI(關鍵績效指標)表現突出,平均訂單準時率達到93.5%,80%的企業訂單準時率超過90%。88.9%的企業實現了對自有車輛的追蹤,89%的企業實現了全程透明可視化。良好的應用效果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是“互聯網+”賦予行業新使命。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重點正在從技術創新向模式變革和產業升級層麵轉移。跨界競爭、共享經濟、智慧物流、聯動融合、互聯網平台等新模式、新業態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互聯網+高效物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思維,推動互聯網與物流業實現廣泛聯接和深度融合,重構產業流程,提升運行效率,將創造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新生態。
五是平台經濟成為發展亮點。近年來,利用互聯網手段整合分散資源,發揮集約集聚效應成為行業趨勢。資源平台化、運力社會化成為平台經濟發展的方向。菜鳥網絡、京東商城、安得物流、智通三千等平台型企業借助互聯網絡實現模式複製和業態創新。特別是在市場不集中、信息不對稱的公路貨運行業成為平台經濟的熱點領域,貨運互聯網平台一度達到200多家。隨著平台經濟從簡單的車貨匹配向更具價值的無車承運模式轉變,物流領域互聯網平台將進入產業平台化的新階段。
我們也看到,物流信息化建設還麵臨較多問題,主要是物流信息化需求層次不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信息標準和使用規範不統一,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還剛剛起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還不成熟,特別是各類互聯網平台還剛剛起步,基於真實交易信息的誠信機製還不完善,不同平台間的協作共享機製尚未建立,嚴重製約了互聯網平台的進一步發展。
為服務平台經濟,壯大平台主體,我會於今年5月發布了“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誠信平台”,通過物流誠信平台共認誠信公約、誠信標準,提升物流信息平台公共服務水平。此外,去年我會成立了“聯物流平台”,聯合全國誠信優質運力平台,促進合作平台與貨主企業互聯互通,實現風險可控、責任明晰、流程標準、交易規範、誠實守信的在線交易服務體係,努力搭建物流領域“互聯網平台的平台”。目前已經有55家平台首批加入,明天還會有4家平台簽約。這些工作的推進得到了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希望大家繼續努力,配合我會各項工作的開展,共同推動我國物流平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十三五”時期,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物流信息化投資將進一步擴大,投資重點從初級的數據信息化逐步向流程信息化、服務網絡化和供應鏈一體化轉移;物流新技術將加快推廣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位置服務等新興技術成為應用熱點,帶動物流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創新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將變為現實,智慧物流通過產業鏈上下遊的廣泛聯接和深度融合,創造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新生態;平台經濟將進入新階段,單純的信息匹配型平台逐步向更具價值的業務交易型平台轉型,資源平台化、運力社會化助推產業平台化發展。總之,隨著物流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產業互聯網化將成為物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向。
各位來賓,同誌們:本次會議聚焦平台經濟下,物流產業的智慧聯接與融合的主題,將就物流信息化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包括物流平台、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管理、城市配送、電子商務物流以及物流生態鏈等話題展開交流研討。希望大家珍惜本次會議機會,加強交流、結交朋友、尋求合作,切實推動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建設。
华体会登录界面一直致力於推進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連續八年召開物流信息化大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物流信息化領域我會還陸續開展了標準、統計等行業基礎性工作,未來隨著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和投入使用,我們有信心繼續做好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服務保障工作。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繼續關心、支持和參與我會各項信息化建設工作,推進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事業,支撐物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落實國家“互聯網+”戰略,建設中國“新經濟”貢獻新的力量。
最後,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