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11 00:00:00 會(hui) 員部

推動數字化轉型 賦能建築業(ye) 供應鏈高質量發展
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 陳金亮
中鐵物貿集團作為(wei) 一家從(cong) 事建築業(ye) 供應鏈服務的央企,如何通過推動企業(ye) 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由傳(chuan) 統的物資貿易型企業(ye) 向平台化服務型企業(ye) 轉變,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進而促進建築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高質量發展,做出的一些探索。
中鐵物貿集團是中國中鐵旗下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供應鏈管理和物資貿易的企業(ye) 集團。也是华体会登录界面、中國招標投標協會(hui)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hui) 等多家行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單位和全國5A級供應鏈服務企業(ye) 。2021年7月,中鐵物貿集團還有幸成為(wei) 國家商務部等八部委確定的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去年又被國家商務部等確定為(wei) 現代流通骨幹企業(ye) 。
多年來,中鐵物貿從(cong) 以中國中鐵係統內(nei) 部物資集采和供應為(wei) 主,逐步拓展經營服務範圍,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供應鏈管理與(yu) 物資集采、物資貿易與(yu) 倉(cang) 儲(chu) 物流、大宗物資交易與(yu) 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招標與(yu) 物資代理服務、國際供應鏈與(yu) 海外業(ye) 務、互聯網與(yu) 大數據服務、投資業(ye) 務八大板塊為(wei) 主的經營格局。中鐵物貿通過覆蓋全國的八大區域公司、十大專(zhuan) 業(ye) 機構以及70餘(yu) 家紮根區域的經營中心,為(wei) 建築業(ye) 產(chan) 業(ye) 鏈提供供應鏈服務。
中鐵物貿秉承著“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注、共創共贏”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以打造國際知名建築業(ye) 供應鏈集成服務領軍(jun) 企業(ye) 為(wei) 奮鬥目標,通過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技術創新、分工協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組織優(you) 化,初步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貿易型企業(ye) 向集成服務型企業(ye) 的轉變,企業(ye) 經營指標不斷提升,得到了業(ye) 內(nei) 的普遍認可。
下麵我主要介紹三個(ge) 方麵:
一、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
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是黨(dang) 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中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有力支撐”。國務院國資委也對央企、國企在加強數字化轉型、供應鏈管理方麵作出一係列工作安排,要求央國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浪潮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近年來,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保持增長態勢,但利潤總額和增速多年處於(yu) 下降趨勢,2024年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0%,而建築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8%,增速略低於(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增速,行業(ye) 整體(ti) 麵臨(lin) 市場飽和和下行壓力。而同期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穩步攀升,占GDP比重不斷增加。基於(yu) 國家對數字經濟的頂層規劃考慮,以數字經濟、數字技術驅動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是建築業(ye) 把握新工業(ye) 革命機遇,實現自我突破、跨越下行周期的核心要素。
大多數企業(ye) 已經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近年來持續湧入數字化轉型的風口,加速從(cong) 信息化邁向數字化發展階段。但多數企業(ye) 仍被傳(chuan) 統的管理理念和體(ti) 製機製所束縛,未形成堅定的改革決(jue) 心、清晰的戰略目標和全局規劃。數字化轉型是量變引發質變的漫長過程,短時間內(nei) 戰略資源的投入很難帶來即時效果或紅利,從(cong) 而可能動搖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決(jue) 心。在新質生產(chan) 力的推動下,依靠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以及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使建築業(ye) 供應鏈煥發新的活力,助力建築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以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關(guan) 鍵支撐,以“產(chan) 品+服務”的形式,借助數字化追溯、在線監測、遠程維護、互聯網金融等服務模式實現產(chan) 業(ye) 高端化躍升;對海量異構數據進行采集、匯聚和建模分析,促進數據要素價(jia) 值的充分釋放,推動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實現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you) 化配置,實現產(chan) 業(ye) 智能化升級;將行業(ye) 關(guan) 鍵生產(chan) 環節能耗數據數字化、透明化、網絡化,確保從(cong) 生產(chan) 、存儲(chu) 、運輸、接收到處置整個(ge) 鏈條得到有效監控管理,提升經濟活動的資源利用效率,賦能產(chan) 業(ye) 綠色化發展。
二、規劃引領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升級
(一)堅持供應鏈創新戰略引領
中鐵物貿集團持續推進“數字中鐵、智慧物貿”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堅持“12345”的戰略路徑,即:構建一個(ge) 生態,打造上下遊企業(ye) 共同成長、價(jia) 值共享的供應鏈服務生態;實施創新與(yu) 轉型升級的雙輪驅動;踐行業(ye) 務思維向創新思維轉變、集采噸位向市場地位轉變、優(you) 質服務向品牌服務轉變的三個(ge) 轉變;打造可控化、平台化、數字化和服務化的四化供應鏈生態;培育產(chan) 品供給和服務保障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供應鏈協同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等五種能力。
(二)突出供應鏈創新機製改革
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是思想變革、機製轉變,這是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核心供給來源。思想變革就是在全麵推進適應平台化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首先要從(cong) 傳(chuan) 統的物資采購管理思維,轉變為(wei) 互聯網思維、平台化思維。機製轉變則是以“業(ye) 務驅動、突破創新、統籌規劃、先立後破”的原則,充分發揮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對推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轉型升級的激勵導向作用,通過外引內(nei) 育的方式和容錯試錯機製的建立,激發人才活力和企業(ye) 自主創新、自我升級的積極性,同時促進新技術和新產(chan) 品、新模式、新業(ye) 態的創新實踐。
(三)構建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
以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代表的數字平台企業(ye) ,是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的關(guan) 鍵支撐。中鐵物貿在平台建設和運營方麵,有著豐(feng) 富的經驗,十年前,我們(men) 就打造了中國中鐵的采購電子商務平台——魯班平台,解決(jue) 了中國中鐵內(nei) 部采購合規性問題,被評為(wei) 央企十大平台之一。去年5月31日,我們(men) 又正式發布了由中鐵物貿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建築業(ye) 產(chan) 業(ye) 互聯網生態平台——集物平台。集物平台的三大門戶,物貿在線、集物網和魯班工業(ye) 品,覆蓋建築業(ye) 物資供應鏈的全鏈條、全模式、全品類,對供應鏈中所涉及的跨企業(ye) 、跨產(chan) 業(ye) 、跨區域運作的貨物流、資金流、票據流、信息流進行整體(ti) 運作管理,進一步實現了高效統籌、降本增效、陽光采購、全鏈路生態服務賦能。它的發布,標誌著中鐵物貿的數字化轉型,進入了一個(ge) 嶄新的階段。
(四)鍛造韌性供應鏈服務能力
平台型企業(ye) 依托平台把交易模式拓展為(wei) 線上,更要發揮互聯網平台優(you) 勢,把更多增值服務融入到交易模式中,提供綜合性高、且更為(wei) 柔性的供應鏈服務,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集物平台為(wei) 用戶提供在線交易、物流追蹤、倉(cang) 儲(chu) 監控、結算支付、電子合同、供應鏈增值、數據資訊、SaaS化服務等為(wei) 核心的綜合服務。交易服務涵蓋終端直采、集物現貨、產(chan) 能預訂、商家直營四大業(ye) 務模式,可滿足大宗貿易不同形式的業(ye) 務形態和客戶的不同需求;物流倉(cang) 儲(chu) 服務引入物流承運商,供應商、經營方、物流承運商、客戶物流信息實時共享,能夠協同作業(ye) 完成各環節物流業(ye) 務,實現物流業(ye) 務全流程管控,實現倉(cang) 庫作業(ye) 的自動化、智能化,倉(cang) 儲(chu) 數據的實時監控,倉(cang) 儲(chu) 物資實時監管調配,整體(ti) 降低倉(cang) 儲(chu) 物流成本,形成平台經濟的新動能;供應鏈金融服務打造平台“蓄金池”,以豐(feng) 富的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接入銀行、金融機構等多渠道資金,並基於(yu) 真實交易數據對企業(ye) 進行風險評估,可提供信用融、訂單融、信用憑證、供應鏈票據等產(chan) 品,大幅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融資速度,持續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和供應鏈韌性保障能力;資訊服務對國家政策及大宗市場行情進行信息收集及監測,對市場價(jia) 格進行監控分析,充分挖掘數據價(jia) 值,定期發布預測行情走勢分析,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運營及采購客戶提供輔助參考。
(五)築牢智慧供應鏈數字基礎
作為(wei) 數字化的平台型企業(ye) ,必須要加強數據資產(chan) 管理,數據資產(chan) 已成為(wei) 中鐵物貿資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全力支撐數字化采購供應鏈,中鐵物貿在築牢數字基礎方麵作出一係列努力,通過實施數據中台及數據治理項目,打造智能化數據服務中台;構建標準統一的數據產(chan) 品庫,構建覆蓋全麵、職能完備的數據管理體(ti) 係,為(wei) 數字化專(zhuan) 業(ye) 運營奠定良好基礎,使數據價(jia) 值充分發揮。
(六)推動數字供應鏈專(zhuan) 業(ye) 運營
數據的力量體(ti) 現在企業(ye) 決(jue) 策、經營管理、風控等各方麵。通過知識圖譜、機器學習(xi) 和深度算法框架,在數據智能匹配、精準營銷、大數據風控等方麵深度應用,構建的價(jia) 格分析模型,客戶標簽體(ti) 係,客戶評分模型,供應商評分評級模型等多維度數據模型,助力經營管理決(jue) 策精準定位,持續賦能大宗供應鏈業(ye) 務。隨著平台生態的成長,集物平台將聚集豐(feng) 富的行業(ye) 知識與(yu) 智慧資產(chan) ,為(wei) 拓展麵向建築業(ye) 的智慧服務、構建建築行業(ye) 大模型夯實基礎。
(七)引領生態供應鏈協同發展
產(chan) 業(ye) 和平台的發展必須順應數字化發展大勢,中鐵物貿希望同建築業(ye) 相關(guan) 供應鏈平台集成互聯,解決(jue) 平台孤島,以數據互聯和戰略聯盟的形式將產(chan) 業(ye) 供應鏈上遊資源端和下遊客戶端串聯在平台之上,以數字的形式實現資源集成、市場集成、信息集成以及組織集成,優(you) 化資源整合和供應鏈協同水平,使信息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得以充分發揮。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做強供應鏈主要物資長板優(you) 勢,補齊物資供應多元化短板弱項,增強集成服務能力,係統提升供應鏈競爭(zheng) 力。借助數據中台持續加強企業(ye) 內(nei) 外部數據貫通、資源共享和業(ye) 務協同,建立規模優(you) 勢,推動企業(ye) 間供應鏈標準的對接,實現全鏈條數據共享和流程可視,通過集成式的理念有效緩解業(ye) 務脫節、服務脫節、係統脫節以及信息脫節等難題。
三、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創造提升
(一)挖掘供應鏈服務企業(ye) 的價(jia) 值創造空間
麵對宏觀經濟市場波動和政策調整,中鐵物貿在扛起中國中鐵主材供應鏈安全穩定主體(ti) 責任並穩步開拓市場的同時,不斷創新企業(ye) 業(ye) 務模式,增強降本增效能力,從(cong) 供需匹配優(you) 化、供需關(guan) 係維護、供應服務提升三大方麵提升價(jia) 值創造空間。在供需匹配優(you) 化上,麵向客戶的個(ge) 性化需求,通過以需定產(chan) 模式結合大數據算法,預測規劃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之間供需匹配概率、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供需關(guan) 係維護上,線下建立互利共贏、協同共生的利益共享聯合體(ti) ,線上以數字形式實現了資源集成、市場集成、信息集成以及組織集成,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一體(ti) 化協同;在供應服務提升上,深耕垂直行業(ye) ,圍繞倉(cang) 儲(chu) 、配送、金融、資訊等全環節打通一站式供應鏈服務,發展產(chan) 業(ye) 協同更廣泛的市場覆蓋和業(ye) 務拓展。提升價(jia) 值創造能力,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變革,最終實現各類產(chan) 業(ye) 要素充分對接,構建更加暢通的供需循環體(ti) 係。
(二)實現供應鏈多方資源的深度整合
中鐵物貿堅持以用戶需求為(wei) 中心,有效整合供應鏈各方資源,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機製,實現供應鏈整體(ti) 的均衡同步發展,體(ti) 現核心企業(ye) 的引領作用,為(wei) 客戶提供更好的個(ge) 性化服務。對於(yu) 中鐵物貿自身而言,依托集物平台強化規模集聚效應,有力提升了資源渠道話語權,在終端價(jia) 格、信用采購、體(ti) 量優(you) 惠等方麵,不斷築牢綜合成本優(you) 勢。截止2024年9月,集物平台注冊(ce) 認證企業(ye) 數量共計2701家,其中廠商企業(ye) 超過1500家,采購企業(ye) 超過1100家,實現“平台直連、係統對接”的上遊資源端26家、下遊客戶2家、銀行及金融機構12家,實現各方夥(huo) 伴的共創共贏。
(三)實現平台服務、價(jia) 值創造能力增強
集物平台在大型建築業(ye) 央企中首創供應鏈集成服務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通過整合建築業(ye) 產(chan) 業(ye) 鏈資源配置,建立倉(cang) 儲(chu) 服務、物流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生態,引導資源廠商、終端采購商、貿易商等各角色協同合作,通過集物平台完善資源渠道建設,產(chan) 品種類增長,提高了源頭直采率。截止2024年9月,集物平台累計交易額突破650億(yi) 元,其中鋼材超480億(yi) 元,水泥超60 億(yi) 元。聚焦客戶需求,打造提升用戶體(ti) 驗的數字化產(chan) 品服務, 2023年,通過業(ye) 務創新服務類收入同比提高49.29%。大幅提升平台應用價(jia) 值和服務供應鏈生態的能力,初步實現傳(chuan) 統貿易模式向集成服務模式的轉變。產(chan) 融結合、降本增效是企業(ye) “數平化”轉型的重點任務,集物平台通過引入場景化金融產(chan) 品,為(wei) 資源用戶提供信用融資、訂單融資、付款代理等方式降低其獲取資金成本。截止2024年9月,場景化金融投放資金累計超18億(yi) 元,增強上遊企業(ye) 開展生產(chan) 和提升經營的能力,也增強了與(yu) 平台的粘性,有助於(yu) 穩固雙方合作關(guan) 係。
(四)實現供應鏈全鏈運營質效提升
集物平台的上線運營,將工程建築產(chan) 業(ye) 鏈中的商品交易、倉(cang) 儲(chu) 物流等關(guan) 鍵環節,全部實現線上化、數字化,有效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運營的便捷性、靈敏性。針對建築工程物料的流轉過程,集物流提供的在線找車、多式聯運等功能,對傳(chuan) 統物流運輸行業(ye) 進行全方位數字化賦能,既可以幫助物流企業(ye) 快速準確地錨定客戶,也能夠為(wei) 上遊原材料供應商或下遊工程建設單位,提供更優(you) 的物流選擇方案。集物平台的數據資產(chan) 運用於(yu) “生產(chan) 線”,強調數據流量的轉化。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輔助分析等數字技術手段,用“數據說話”,極大地提升了供應鏈業(ye) 務的效率、效益和質量。
以集物平台為(wei) 抓手的數字化轉型、平台化運營,就是中鐵物貿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質生產(chan) 力。集物平台,意在“載萬(wan) 物、集大成”,是構建在工程建築領域長期積累耕耘之上,也與(yu) 時俱進地把握住了數字化時代的新技術、新方向、新戰略。在未來的更新迭代中,將努力為(wei) 全行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持續創造新的更大價(jia) 值。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